0的加、减法
0的加、减法
武进区新安小学 王寅琰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8页的例题、“试一试”,第48--49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1、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学会有关0的加、减法,更加喜爱数学。
2、发展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比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函数。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自己学会有关0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难点:认识有关0的加、减法的计算规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板书0)师:小朋友,你们还认识它吗?(生:认识,是0。)
师:那0表示什么意思?(生:0表示一个都没有;还表示从头开始。)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0的加减法。(课题补充完整)
二、新授
1、教学例3
(1)(出示第一幅情境图)师:仔细观察这一幅图,有哪些数学信息?(出示第二幅)浇完花以后,他们就怎么样了?根据这两个信息,你可以提一个问题吗?你能向老师这样把两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吗?
(生:有3个小朋友在给花浇水,然后3个人都走了)
(2)要求还剩几人可以怎么列式(生:3-3=0)
(3)为什么用减法计算?(3里面去掉3)结果等于0,你是怎么算的?(生:一个都没有就是用0表示,所以等于0)
小结:一个数里面去掉另一个数,用减法,结果一个都没剩下,用0来表示。
2、教学例4
(1)刚才花坛里的花开的可真漂亮,老师的窗边也有两盆花。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呢?(生:一盆开了5朵花,另一盆一朵也没开,一共有多少朵花?)
(2)两盆一共开了几朵花?你能用算式来表示吗?(5+0=5)
(3)为什么是用加法计算?那5+0,这个0是哪里来的?
小结:两个数合起来,要用加法计算。其中一个数什么也没有用0表示。
3、教学“试一试”。
师:刚才我们看图解决了一道加法问题和一道减法问题。我这还有两道算式(出示0+3和3-0)请你自己试一试算一算。
提问:0+3为什么等于3?3-0为什么也等于3?
4、小结:以上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0的加减法,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有关0的加减法,一个也没有,都可以用0来表示。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1题。
师:我们一起去小猴家看一看吧。你能用算式表示吗?
2、想做2
饱餐一顿的小猴想和大家比一比,赛一赛,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3、“想想做做”第3题。
接着小猴就跑去与小鸟做游戏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在做什么?
(集体交流,一幅图一幅图指名说)再列出算式。(仔细观察这三道算式,有什么共同点?(都是5减几,相同的一个数去掉的越多,剩下的就越少。)
4、“想想做做”第4题(开火车口答)
(1)师:小鸟飞的很快,不知道你们的火车开得怎么样,下面我们就选两组来比一比,看谁火车开的快。
(2)其实啊,这些算式里面还藏了一些小诀窍,请你横着观察,接着竖着观察,然后和你的同桌讨论一下,看看有什么发现?
(一个数加0还是这个数;0加一个数还是这个数;一个数减0还是这个数;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等于0。)板书
4、想做5
根据我们刚才发现的规律,想一想方框里可以填几?
四、总结:
提问: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0的加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