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数
认数
武进区新安小学王寅琰
教学内容:数数、读数(教材第82~83页)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数数、读数等活动中认识计数单位“一(个)”“十”,初步理解“10个一是1个十”,知道11-20各数的大小、顺序,并初步感知11-20各数的组成,能正确认、读11-20各数。
2、使学生经历数数和用数描述简单生活现象的过程,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初步的估计意识,发展数感。
3、使学生在认数活动中,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培养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增加对数学学习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11-20各数。理解“10个一是1个十”。
教学具准备:学生:学具小棒20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师:小朋友,你们看谁来了?(喜羊羊)喜羊羊学习可认真了,他已经得到了很多笑脸,数数有几个笑脸?(数到10)
师:再往下数就要用到比10更大的数了,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比10大的数。(板书:认数)
二、实践操作,探索新知
(一)建立记数单位"十"地概念
师:羊村的小羊们听说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很聪明,就想考考大家,愿意接受挑战吗?(愿意)。
(出示小棒)师:懒羊羊这儿有一些小棒,你知道是多少根吗?数一数。(10根)这样的一根是“1个一”,10根小棒是几个一呢?(是10个一),把这10根小棒捆成一捆就是“1个十”。我们就可以说“10个一是1个十”。(板书并读一遍)
现在请小朋友很快地数出10根小棒,捆成1捆。(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师:你手里的1捆小棒是几根?你呢?其实每个小朋友手里的这捆小棒都是10根,因为“一捆小棒就是1个十”。
(二)摆摆、说说,理解“组成”
1、师:想一想摆12根小棒,怎样摆能看得很清楚?自己试一试。
(学生操作后进行交流说一说是怎样摆的)
生:一根一根的数,摆满12根。生:先摆一捆小棒,再摆两根。
小结:先摆一捆是10根,再添2根是12根。
2、慢羊羊村长也摆了一些小棒,想来考考大家,你能看出摆了多少根小棒吗?
(课件演示:依次出示14、16、17根小棒)说一说摆了几捆和几根,是多少根小棒?
3、小朋友们真是火眼金睛啊。看了这么久,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摆一摆。
师:想想怎样摆11根小棒?(学生操作后交流)再依次摆出13根、19根
师:19根再添上一根是多少根?怎样摆就能让别人一眼看出是20根呢?
师:20根是几捆和几根,单根的满了10根又可以怎么样?两捆小棒是几个十,2个十是多少?(板书:2个十是20)
(三)11-20的数序
小朋友个个眼疾手快,连美羊羊都忍不住来凑热闹了。他家有一把魔尺,只要回答对他提出的问题就可以获得奖励。
比10大的数有哪些,在10的哪边;
比10小的数有哪些,在10的哪边;
10的后面一个数是几,20前面一个数是几;
与13相邻的数有哪些;与16相邻的数是多少?
魔尺真是太神奇了,上面竟然有这么多的数,你想读吗?请女生读7到17,男生读11-20。读的真是太好了,我们一起把0-20读一读。
(四)估一估
今天是沸羊羊的生日,他买了许多的草莓来招待大家。猜一猜,估一估,大约有多少个草莓?(学生猜一猜,估一估。)
师:究竟有多少个,让我们来数一数。数一个划掉一个,满了10个了怎么办?(可以把这十个草莓圈在一起)一共有几个草莓?(14个)
师:庆祝会结束时,天空下起了大雨,你猜猜看小羊们大约准备了几把雨伞?
四、联系生活
师:在回家的路上,羊儿们惊奇的发现,这些数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很常见。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想一想在生活中我们在哪些地方见过这些数呢?
学生自由说一说。
总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一(3)班教室
2012/10/31
校公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