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常州市武进区新安小学>>专题网站>>构建快乐课堂的行动研究>>实践探索>>三位数连加

三位数连加

录入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4-11-28
 

三位数连加  

武进区新安小学    王寅琰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9~40页。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索三个数连加算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连加的算法,会用竖式正确计算;知道“哪个数位上的数相加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能根据加数的特点,合理选择比较简便的算法进行计算。  

  2.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意识。  

 教学重、难点:   

1、 掌握三个数连加的笔算方法,会正确计算。  

2、 保证计算具有较高的正确率。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  

谈话:在昨天的短暂交流中,我发现二(6)班的小朋友个个都很棒,老师这里有三组口算想要考一考大家,请看频幕。  

 出示:  

  6 + 9 =         7 + 6 =         8 + 8 =  

4 + 7 =         9 + 5 =         7 + 9 =  

  3 + 9 + 7 =     4 + 6 + 8 =     6 + 8 + 2 =  

1、火车火车哪里开?火车这里开。   

2 3+9+7还有用不同方法计算的小朋友吗?(提出凑整的简便算法。)  

3、那么后面还有两题,请小朋友看一看能不能简便计算呢?  

小结:今后我们在进行连加计算的时候,可以先找一找那两个数能凑成十,这样计算比较方便。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师:为了鼓励大家多读书,学校新进了许多有趣的图书,一到中午,同学们都积极地跑到图书室借书看。下面是全校借书情况,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教材第39页例题的情境图。)  

师:从这张表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一个连加的问题吗?  

谈话:小朋友真行一口气提了这么多问题,我们先来解决其中一个问题。想一想算是应该怎样列式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算式:85 + 143 + 126  

  师:你觉得今天学习的算式跟前几天学的有什么不同?  

师:这位同学说得非常好!像这样三个数相加的算式,我们叫  

——连加。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探讨三位数连加的竖式计算。(板书课题:连加)  

能直接口算出这三个数相加,和是多少吗?有什么好方法吗?  

 2.师:大家会用竖式计算吗?请小朋友先在练习本上试一试,算一算。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计算的情况,找到写出不同竖式的学生。)  

已经做好的小朋友就把手举好,谁先来说一说你列的竖式是怎样的?(交流三种方法,教师板书)第三种,相同数位对齐,加号写在第三个加数的前面,从个位算起,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像十位进一。  

  3.师:三种方法算出来的结果都是354,不要忘了把结果写好,单位名称写上。(口答一下)现在我们知道一、二、三年级一共借书354本。   

   小结: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三种方法,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计算呢?(指名答)老师也觉得这种方法好,今后在计算的时候,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4.试一试  

谈话:刚才小朋友还提到了一个问题,(出示:四、五、六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谁来读一读?这道题算式应该怎样列?(指名说)  

如果用第三种方法列竖式,可以怎么列?(指名说)  

小朋友看一下,个位上先加哪两个数比较方便呢?十位上的数呢?现在请小朋友自己试着把它完成在书上。  

  指名学生说计算过程。十位上的数相加满20,怎么办?  

  你觉得我们在进行连加的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小结:大家听明白了吧,三个数连加的竖式计算,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如果数位上的数相加满了十,就向前一位进一,如果数位上的数相加满了二十,就像前一位进二,不要忘记进进位,也不要忘记加进位。  

三、组织练习,巩固新知    

1.40想想做做1题。  

  让我们带着这些注意点,一起来完成想想做做第一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说计算过程。  

2.改错题  

看来小朋友对于这种方法掌握的很快,我这里有两道题,想请你们来帮我看一看,算得对不对?(判断对错,说理由)  

3.“想想做做3题    

 三月十二日 是植树节,二年级的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河边,种下属于自己的小树苗,他们每个班各自种了多少课树?应该怎样解答呢?请你们完成在练习本上。  

  学生在课堂作业本上完成这个问题的解答。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练习情况,对个别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个别指导。  

4、选做题  

  在方框中填上合适的数字。  

2 1 6                          3 3 6  

3 2 3                          1 7 8  

+2 0 7                         +2 9 3  

————————                  ——————  

       7 4 6                          8 0 7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附件
    点击数: 【字体: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