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加几教学设计
9加几教学设计
新安小学 刘晓静
知识与技能:
1、初步学会计算9加几的题目,理解“凑十法”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和动手操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经历9加几的计算方法探究过程,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难点是:
“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小朋友,这学期我们认识了许多数字宝宝,学习了许多数学知识,今天刘老师想考考大家,看看大家学的怎么样,有信心吗?(幻灯片)
A、填一填分成。(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些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把这些数分成1和几)
B、10加几的口算练习。(比较这些口算题,你发现了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都是10加几等于十几。)
C、9+1+5= 9+1+7= (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二、探究体验
1、师:真厉害,看大家表现的这么棒,有一位小动物也想加入我们,瞧,这是谁?(贴在黑板上)它还给我们带了一些礼物呢,看看是什么?(贴在黑板上),你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谁能来列一道加法算式?
生;9+4=13。
2、师:这位同学不仅列出了算式而且计算出了结果,非常棒。那9+4是不是等于13呢?小朋友真聪明,那你是怎样算出来的呢?小组互相讨论一下吧(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想法,做到心中有数。)
3、全班交流计算方法。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预设生1:我是一个一个数出来的。(一名学生到黑板前照着图演示)(引导学生1、2、3、4……一个一个地数)
师:刚才这位小朋友是从1开始一个一个数的。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预设生2:我是从9开始接着往下数的。(一名学生到黑板前演示,其他学生用也可跟着数。)(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预设生3:我是先把9加1等于10,,10再加3等于1.(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师:小朋友真聪明!谁听清她的想法了?能来重复一下她的想法吗?(再请一位)(学生边说老师边移)
师:刚才说要9和1凑成10,就要把4分成1和3,9加1等于10,10加3等于13。(板书过程)
师:你们能像老师这样说吗?轻轻地跟着老师说一说
师:接下来,请大家像刚才这样小组之间说一说这个过程,听清要求,先由组长说给大家听,然后2号3号这样依次说一说。
三、巩固练习
1、试一试。
师:刚才小朋友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了9+4=13,有的是用是数一数的方法,有的是把9凑成10再计算的,你觉得哪种方法比较简单?这一种方法,有一个好听的名称,叫“凑十法”,(板书)轻声读两遍。小猴不光给我们带来了苹果,他还给我们带来了鲜花呢!(ppt出现黄花图)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谁能来列一道加法算式?
师:老师还有个要求,一起来看一看。先圈出10朵再计算,你会吗?下面我们把书翻到88页,在书上先圈出10个,并把下面的方框填好。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填的?
生:把7分成1和6,9+1=10,10+6=16
师:为什么要把7分成1和6呢?
生:9和1凑成10。
师:谁再来说一说?
2、想想做做1(木块题和牙刷题)
师:小朋友说的真好!小猴看大家这么聪明,还给我们带来了一些积木呢,想跟大家一起玩一玩。
师:诶,你看看小猴的积木左边有几块?右边呢?你能来列一道加法算式吗?
师:你是怎么想的呢?请小朋友轻轻把书翻到89页,找到这一题,在书上填完整。
师:现在请某某把你的答案分享给大家。
师:来看看小猴是怎么想的?哦,原来你们跟小猴想到一块去了!
3、想想做做2(小棒题)
师:老师还有两道题要考考大家。瞧,小猴提要求了:先圈出10根,再计算。
师:做在书上吧。
师:我们来校对一下,你做对了吗?
4、想想做做3
师:真棒!那下面这两组题,也难不倒大家。请你把结果直接写在书上吧。
出示:9+1+1 9+1+8
9+2 9+9
师:请你观察这些题,有什么发现吗?
生1:每组题的结果一样
生2:算式里都有9
生3:上面这道题正好是下面这道题想的过程!
5、想想做做4
师:做了这么多题,我们来做个游戏吧。这是小蚂蚁推车的游戏。(幻灯片出示)你们能看懂这个游戏吗?小蚂蚁走推着车走到5就组成了一个算式,请你们来快速算出得数。明白了吗?请每一组的3号先来回答,每组的4号在3号回答完后继续,其他小朋友做裁判。
6、想想做做5
师:算的真快!下面这些口算题老师就要考考谁做的又快又对!在89页找到想想做做5,准备开始!
师:请第二组开始汇报你们的答案。第三组接上。
师:小朋友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全部做对了,真了不起!掌声送给自己。
师:观察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了这些算式前面都是9 。
生2:都是9加几 。
师:嗯,我们今天就是研究的9加几的算式(板书)还有发现吗?
生3:都得十几
师:小朋友真有一双孙悟空一样的火眼金睛,其实这些题中还有其他规律,只要大家善于观察,肯定能找到。好,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