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常州市武进区新安小学>>专题网站>>构建快乐课堂的行动研究>>实践探索>>换位思考 事半功倍

换位思考 事半功倍

录入者:许亚芳 来源: 发布时间:2014-05-30
 

[教学案例]  

    师:司马光在当时的情况下,举起大石头把水缸砸破,让水从缸里流出来,救出了小朋友。如果你那时也在现场,你还能想出其他什么好办法救出那个小朋友吗?  

    生:我就去找一根绳子,把绳子的一头扔进水缸里,让缸里的小朋友抓住绳子,我和外面的小朋友一起把他拉出来。  

    师:他的办法好吗?  

    生:不好,找绳子要花时间,时间一长,就是绳子找到了,小朋友也早就淹死了。  

    生:水缸很大,又装满了水,绳子很轻,浮在水面上,小朋友够不着怎么办?我觉得他的办法不好。  

    师:还有什么办法吗?  

    生:要是我,我就和小朋友一起用力把大水缸推倒,就能救出小朋友。  

    师:他的办法怎么样?  

    生:这个办法不怎么好,水缸很大,又装满了水,里面还有一个人,小朋友怎么推得动?  

    师:你说得对。谁还有好办法?  

    生:我可以和几个小朋友爬到假山上,手拉着手,像小猴捞月亮一样,把小朋友拉上来。  

    师:这个办法行吗?  

    生:不行,刚才那个小朋友就是从假山上掉到大水缸里去的,假山上可能很滑,站不稳,其他小朋友也会掉进水缸里的。  

    生:我也认为不行,就算小朋友拉住了缸里的小朋友,也不像大人那么有劲,不仅拉不上来,弄不好还会被缸里的小朋友拖下去。  

    师:到底是谁的办法好?  

    生:还是司马光的办法好,石头地上就有,用石头砸大水缸,能及时救出小朋友。  

    师:你讲得很好!司马光能就地取材,及时救出了小朋友,说明他很聪明,能急中生智,我们要向他学习。  

    师:你能想到用哪些成语来赞美一下司马光在砸缸救人中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吗?  

    生:我想用“机智勇敢”赞美司马光。  

    师:这个词语能很好地赞美司马光的优秀品质,可惜算不上成语。  

    生:我知道练习8的读读背背的4个成语:临危不惧 多谋善断 从容不迫 方寸不乱,都可以用来赞美司马光的优秀品质。  

    师:你真是一个会读书的孩子,居然已经提前背熟了练习8的成语,而且能学以致用,真是了不起!大家也要向他学习。下面我们一起把书翻到练习8,来读读这四个成语。  

   [教学反思]  

   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换位思考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第一,在课堂教学的结尾处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换位思考,这时学生正处于疲劳期,让他们设身处地,想办法救危难中的小朋友,一下子激活了思维,提高了参与意识。第二,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发散思维,设想出各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避免了一上来就告诉学生司马光的方法最好,克服了思维定势,提高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水平。第三,通过对几名学生设想的方法的争议,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开拓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最后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运用聚合思维,从众多的方法中筛选出最佳方法,那就是司马光砸缸救小朋友的方法,突出了司马光过人的聪明才智。另外,我还有机结合练习8的成语,让学生深入体会了司马光的优秀品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EndFragment-->
附件
    点击数: 【字体: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