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常州市武进区新安小学>>专题网站>>构建快乐课堂的行动研究>>实践探索>>勤学善思,加强内功修炼

勤学善思,加强内功修炼

录入者:刘晓静 来源: 发布时间:2014-05-29
 

 

勤学善思,加强内功修炼  

——《箫》教学反思  

新安小学    刘晓静  

当这一课上完后,我脑海里立刻反思出两个问题:一是音乐课过渡语如何能像语文老师那样凝练优美,恰当准确?二是像《箫》这样旋律优美,起伏比较大的歌曲如何保证学唱质量的同时又能保持学生的兴趣?  

语言——勤思考、勤推敲  

对于语言的凝练这一方面一直是我的弱势,平时上课为了保证质量在说话上显得啰嗦,重点不突出,长此以往也使得自己养成了这种语言上啰嗦的的缺陷。语言的优美不仅体现在过渡语上,评价语言也非常重要,学生爱听表扬的话不错,但是对于几年如一日的老式评价语肯定是没有兴趣的。什么人用什么评价,什么样的回答用什么评价都值得我好好思考一番。为此,我今后的备课中要重点备好这一环节,练习一段时间后再试着上一节公开课看看效果。  

平时的收集与整理也很重要。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今后不管是看书还是听课的时候都应该注重收集与整理,把一些优美的句子以及经典的评价语言记录下来,需要的时候便可以拿出来用。  

兴趣——善激发,善创新  

事实上,平时上课的时候我也很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在低年级段特别注重,高年级段差一些。在《箫》这一课备课时我也关注到了这一点,但由于这首歌曲旋律较难,于是在教唱歌曲的环节我过分强求了技术性,对教唱的兴趣性关注的较少,导致在学生学唱的环节较为枯燥。课后通过老师们的点拨加上自身思考,我想虽然歌曲难教但是还是可以采用学生喜欢的一些方法去教,例如制作PPT时可以利用一些图谱来帮助学生唱谱,而不是简单的把歌单打在上面让学生唱。再如,在提出“一字多音”这个知识时,可以采用一些声势动作或者律动来帮助认识。兴趣需要激发,更需要保持,而如何保持学习的兴趣需要老师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专业知识以及或幽默或经典的教学风格,是一项要长期修炼的能力。  

课虽然上完了,有成功的地方,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但不是气馁,而是要把失败的地方加以研究,加以完善,失败多了才能看见自己的弱点,然后改正,长此以往才能增长知识,增强能力。  

附件
    点击数: 【字体: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