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教学反思(王寅琰)
听课容易借鉴不易,且思且珍惜
武进区新安小学 王寅琰
在学校由于学校领导的重视,我经常外出学习,听课的机会有很多,每次听完我都会把有用的东西移植到我自己的课堂上。但是有一些经典的课想要真正的借鉴其中的精髓却是相当不容易。例如,今天下午,湖塘花园小学的吴亚娟校长给我们送来了一节二年级的《找规律》。听完之后,令我再次受到了震撼,觉得现在的自己还有很多的不足,需要继续努力。
一、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人说过,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今天吴老师以小动物的运动会,贯穿整节课,做到了有始有终。平时,我在教学的时候,也会创设各种不同的情境,但是也只是在新授部分,到了练习的时候,我的情境就不统一了,一趟课显得很不连贯,学生在练习环节也显得兴致缺缺,做题没有积极性,错误率高。吴老师的课却不是这样,他的情境创设都是为了教学服务的,显得流畅自然,学生也很愿意学习。例如,课一开始,吴老师就说:“我们一起来参加小动物的运动会,首先是口算运动会中的射箭比赛。学生很喜欢参加比赛,这样的情境创设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的兴趣,迅速投入到了学习中来。
二、教师语言精练准确,评价方式多元化
这节课中,我觉得最值得我学习的就是吴老师的语音语调以及总结评价的语言。课还未开始前,我就被吴老师与学生交流的声音所吸引,他的声音亲切和蔼,一字一句说的清清楚楚,快慢相宜,就像是与学生商量一样,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与学生很快混熟。上课的时候,吴老师的声音又发生了变化,变得很有节奏感,让整个课堂变得张弛有度,有难点的地方慢慢讲仔细,简单的地方快速的一带而过,这种快与慢的交替,才不会让听得人感觉枯燥。
吴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是多种多样的,有语言上的激励,例如:你真是一个善于发现的孩子;还有物质上的奖励,例如:吴老师准备很多漂亮的五角星,分别是完整星、响亮星、端正星,通过不同的星星来鼓励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
三、大胆创新整合教材,令人耳目一新
吴老师上的这堂《找规律》其实并不是任何一本数学书上的内容。而是根据实际需要,整合了许多不同的教材,所创造的的一节新课。我想这对于很多老师来说是一项很艰巨的任务,只有对教材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挖掘,才有可能做到。这节课,吴老师除了教会学生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结果是整十数和100的计算方法以外,更重要的是他还教学的过程中渗透了数学思想和方法。在找规律的时候,要先猜想,然后举例,最后得出结论。我想,如果学生掌握了这种方法,那么更有益于他们以后的学习。俗话说得好,方法比知识更重要。
当然,吴老师的课上的很精彩,令我收获颇丰,但是对于这节课我还有一些疑问,我觉得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在一年级下学期就有所接触,那么到了二年级不是应该更熟练嘛,这节课它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