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教学反思

录入者:朱晓雯 来源: 发布时间:2014-05-12
 

 

这部分内容是在直观的层面上学习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是在学生学习了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学习的。这不仅能让学生学会解决生活里类似的实际问题,更重要的还可以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反思这节课,也有不少值得改进的地方:

1、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应及时给予“反应”。

复习分数的过程中,一位学生回答——把一些星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2份,可以用2/4来表示。此时,我并没有揪出说的不好的地方。应该指出,不要说“取”这个字,我们可以说“有这样的2份”,因为学到假分数时,这样的几份是“取”不到的。

学生独立列式解决“12个蘑菇的3/4是多少”,一位学生的方法是:12÷4=3(个)3×3=9(个),另一位学生的方法是:12÷4=3(个)12-3=9(个)。当时,我只是肯定两位学生的方法,并详细询问了第一种方法的意义。其实,还应该仔细问第二种学生的方法,他也是按照分数意义来解决问题的,先将每份算出来,再用总的12个蘑菇减去1份3个蘑菇,剩下的就是3份的蘑菇个数。教师应给予鼓励,充分利用好课堂生成的资源。

2、课堂教学中,应努力将学生的多种感官协同起来。

解决“求12个蘑菇的3/4是多少个”时,学生只是用分小棒的方法知道了答案。在此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将“做”与“说”同步结合起来,使他们在分小棒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并根据分数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交流怎样分蘑菇时,我让学生说一说——把( )个蘑菇平均分成( )份,每份( )个,给小灰兔们( )份,也就是( )个,再出示这一段话,让他们填一填。这样就显得课件演示与教师语言不协调,不同步了。反思,可以先出示这一段话,再让学生根据分的过程,填一填。课件也同时演示分小棒,并闪烁“4份小棒”,“每份3个”,如此一来,学生理解的效果也就不同了。这样,学习时学生参与的感官越多,越能充分发挥大脑左右半球的协同功能,思维活动的效率高,学习的效果就越好。

而在作业中也应该让学生先将物体平均分之后再找出或者圈出题目要求的分数,这样学生的理解才能更深入,对于其中的1份也才能更为清晰和明确。

附件
    点击数: 【字体: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