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就是力量
团结就是力量
一下《识字7》案例反思
新安小学 时春燕
案例:
师:同学们学得不错,为了奖赏大家,老师跟大家做个游戏——拔河。这儿有一根绳子,我请一位小朋友跟老师来拔河,谁愿意来?其他同学用眼睛看,结果老师赢了。
师:老师赢了,你输了,老师给你一个机会,你可以选一个好朋友来帮忙,你们要一起努力,结果有输了。
师:那怎么办呢?再多叫几个人,这一次你们商量商量,同学们,你们也给出出主意。
生:要一起用劲。
生:要有人给他们喊口令。
(结果老师输了)
师:你们说说看,你们怎么赢了老师呢?
生:人多力量大。
生:大家一条心。
生:团结力量大。
师:是啊,看来,只要人多,只要团结,力量大了,什么事情都能干成,书上就有一首儿歌,里面蕴涵着道理,请小朋友打开书本,认真读儿歌。
……
师:读了这两句话,你想到了什么?(提示:相关的谚语、故事、歌曲、广告语、自己知道的事情或谈谈自己的体会都可以。)
讨论交流,如: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
《蚂蚁搬青虫》,《团结就是力量》……
听歌曲《众人划桨开大船》。
分析:
“拔河”虽说是课间一个活跃学生身心的游戏,实则也是老师匠心独具的安排。三个层次的拔河比赛,三个层次的激趣谈话,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了团结力量大的道理。这一过程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学习,保护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以长久地保持,做到乐学,主动地学,学有所得。
后面的谚语“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讲故事《蚂蚁搬青虫》,听歌曲《团结就是力量》、《众人划桨开大船》,把“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培养了学生边读边想、理论联系生活实际及细致观察、大胆交流的能力,鼓励学生多听多读多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