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常州市武进区新安小学>>专题网站>>构建快乐课堂的行动研究>>实践探索>>《军神》第二课时

《军神》第二课时

录入者:张丽华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4-01-23
 

 

《军神》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记叙了刘伯承在重庆治疗受伤的眼睛时,拒绝使用麻醉剂,表现了刘伯承钢铁般的坚强意志,表达了作者对刘伯承的敬佩和赞扬的感情。课文有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明线就是事情发展的顺序,即求治——术前——术中——术后,暗线则是沃克医生前后情绪的变化。这节课的教学,主要就是利用暗线,通过学习描写人物对话、神态、情绪变化的词句,感受刘伯承的坚强品质,明白他被称作“军神”的原因。  

教学目标:  

1.抓住描写人物语言、神态、情绪变化的词句,体会刘伯承钢铁般的坚强意志,深入理解“军神”的含义。  

2.体会文章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教学媒体:  

1学生准备:课前上网查阅、搜集有关刘伯承的资料。  

2.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0课,一起用响亮的声音来读一读课题。  

2.军神,一个多么响亮,多么威武的名字!课文中,谁称谁为军神?(板书:沃克   刘伯承    

二、找到关键句,统领全课  

1.打开书,快速浏览课文,请你找出沃克称刘伯承是军神的话。  

①出示这段话,指名读。  

②自由读,想一想:沃克医生在说这段话的时候带着怎样的情感?  

③交流,带着相应的感情读一读这段话;请大家带着你体会到的感情一起读读这段话。  

2.质疑:沃克医生为什么会这么评价刘伯承呢?他是不是一开始就这么佩服刘伯承的呢?后来他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3.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透过文字,跟随沃克医生一起来认识刘伯承这位传奇人物。  

三、深入理解课文,体会刘伯承坚强的意志品质  

1.这篇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的,也就是按照 “求治、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顺序来写的,我们就按这样的顺序来学习交流,好吗?  

2. 求治:  

1)故事发生在1916年的一天。这一天,沃克医生遇到了一位求医的病人。沃克医生对这位病人的态度是怎样的呢?快速浏览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找出体现沃克医生态度的两个词语。(板书:冷冷地、不悦)“不悦”是什么意思?  

2)为什么他会“冷冷地”呢?又为什么会不高兴呢?请大家再读一读这段话,想一想。(相机出示“沃克医生……镇定。”)  

3)交流,刘伯承为什么不讲真话呢?  

师介绍当时的背景:1916年,正是中国清朝刚刚灭亡的时候,袁世凯他要做皇帝,刘伯承就带领他的军队和袁世凯的反动军阀进行战斗。在这次战斗中,他的眼睛受了伤,到德国医生沃克先生的诊所里去治疗。当时周围都是反动军阀的统治,他要去看病,反动军阀袁世凯是绝对不会答应的。所以他只能隐瞒自己的身份,隐瞒自己的职业。  

4)请两位同学来读读他们的对话。  

5)从沃克医生的话中,我们还知道了什么?  

预设1:伤势重  

①第1自然段中的哪个词也说明了刘伯承伤势严重?  

②师补充受伤情况:是的,当时,子弹从他的右太阳穴射进去,又从右眼眶里射出来,把眼珠都射出来了。是刘伯承自己用刀把经络割断,他辗转来到医院这一路上,右眼一直在化脓。  

③受了这么重的伤,刘伯承表现得怎样?(板书:镇定)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也不是一般的军人做得到的。了不起!  

预设2:很镇定  

①怎样是镇定?  

②知道刘伯承当时的受伤情况吗?(师补充:当时,子弹从他的右太阳穴射进去,又从右眼眶里射出来,把眼珠都射出来了。是刘伯承自己用刀把经络割断,他辗转来到医院这一路上,右眼一直在化脓。  

③受了这么重的伤,还能这么镇定,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也不是一般的军人做得到的。但,刘伯承做到了。了不起!  

6)小组分角色朗读第一自然段。  

过渡:从第一自然段中,我们知道沃克医生认出了刘伯承是位军人,对他的态度是冷冷地,还有点不悦。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沃克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请你自由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3.术前:  

在这一自然段中,沃克医生的态度是怎样的?(板书:愣住)  

1)愣住”是什么意思?他为什么会愣住呢?(病人拒绝使用麻醉剂)  

2)刘伯承为什么拒绝使用麻醉剂?(出示“他恳切地……能。”)指名读。  

3)刘伯承需要清醒的大脑去做什么?  

4)如果不用麻醉药意味着什么?刘伯承能忍受这种难以忍受的疼痛吗?这简简单单的一个字包含着什么?(自信、勇敢、委婉)对,刘伯承的这一个能字说得是那样的平静和坚定。(板书:平静)  

5)齐读第二自然段。  

过渡:面对即将受到的巨大疼痛,刘伯承却平静地说:“能”。这是一种多么了不起的精神呀!沃克医生被深深地震撼了。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手术中他们分别有着怎样的表现,请大家轻声朗读课文的34小节,用直线和波浪线分别画出描写手术中沃克医生、刘伯承表现的词句。  

4.术中:  

1)手术中,沃克医生的表现是怎样的?(板书:微微颤抖)  

2)作为一名著名的外科医生,沃克医生动手术已经不止十个百个了,动得多了,看得人多了,做起手术来应该是非常镇定的。但是今天他给刘伯承动手术,他的双手却是微微颤抖,这是为什么呢?(害怕、紧张、减少刘的疼痛)  

3)再来看看刘伯承在手术中表现如何呢?(相机出示第4自然段)  

4)读读这段话,从中你看出了什么?  

5)手术很痛,那课文当中有痛字吗?你是从哪些词看出来的?  

①一声不吭——(板书:一声不吭)什么是“一声不吭“?当时,手术的疼痛已让刘伯承说不出一句话了。  

②汗如雨下——对,这汗是痛出来的汗,而且是剧烈的疼痛后出来的汗,不是热出来的。真会读书。  

③抓破——崭新的床单你用力撕都撕不破,现在居然──  

 他把所有的痛都转移到了──  

6)多么坚强的刘伯承哪!一起来读读第四自然段,感受他的坚强。  

过渡:手术后,刘伯承的又一大举动令沃克医生十分惊讶,是什么呢?请大家读读课文的第5自然段。  

5.术后:  

1)刘伯承做了什么让沃克医生感到很惊讶?(数刀数)当刘伯承说72刀时,他又有什么反映?  

2)“失声喊”是什么意思?(板书:失声喊)怎么会这样的?  

3)手术时,不使用麻醉剂是何等的疼痛,而刘伯承不仅承受住了,还数清了手术的刀数,他脸色苍白,勉强一笑地告诉了沃克医生刀数。(板书:勉强一笑)  

3)此时,你觉得刘伯承怎样? 你想对他说什么呢?(说话练习)  

4)是呀,你们跟沃克医生的感受是一样的,让我们再来读读他说的话吧。  

5这段话里有3个感叹号,该怎样读?(指名读,齐读)  

6)此刻,沃克医生多么想知道眼前这个有着无比坚强意志的年轻人究竟是谁啊!他——(引读第6自然段)  

7)注视的神情,关门的动作,流露出沃克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回归整体,体会文章写法  

1.同学们,故事中,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的态度在不断地变化着,(指板书)从求治时的冷冷地、不悦,到手术前的愣住,再到手术中的双手微微颤抖,以及最后的不禁失声喊道,称他为军神,为什么沃克医生前后态度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  

2.交流,小结:对,是刘伯承表现出来的镇定及像钢铁一样坚强的意志让沃克医生前后的态度发生了巨大变化。  

3.现在,你也肯定明白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了吧?谁来说说看。  

4.交流,总结:是呀!刘伯承有着和常人一样的血肉之躯,受了重伤却镇定自如,手术前坚决不使用麻醉药,手术中一声不吭,数清刀数,他忍受着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忍受着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他有着钢铁般的意志,是军人中的杰出者。他的意志品质感动了沃克医生。所以,沃克医生称他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是一位军神!  

 5.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沃克医生的这段话。  

 6.这篇课文作者抓住了主人公刘伯承的语言、神态、动作等进行直接描写,表现了他的坚强品质。可我们也发现,作者在文中用了很多的笔墨写沃克医生的神态和态度变化,这样的写法我们叫做侧面描写(板书:侧面描写),这样写就更能衬托出刘伯承的坚强意志(板书:衬托)。这种写作方法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还会接触到。  

五、拓展延伸,布置复述  

1.刘伯承被称为军神,绝不仅仅是因为这次手术。他文武双全,戎马一生,为祖国的解放和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了新中国赫赫有名的将军和元帅。他还被称为“武神”“校外辅导员”“教书先生”等,每一个称呼后面都有一个感人的小故事,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阅读一下《刘伯承元帅》这本书,相信,你会对刘伯承元帅有更深刻地认识。  

2.课后请你和同学练习分角色朗读这篇课文,并把这个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  

 

板书设计:  

        

    刘伯承     镇定         平静    一声不吭   勉强一笑      衬托  

         冷冷地、不悦   愣住    微微颤抖    失声喊     侧面描写  

 

附件
    点击数: 【字体: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