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抹醉人的蓝 ——《拉萨的天空》教后随想

录入者:张丽华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4-01-17
 

 

那一抹醉人的蓝  

                ——《拉萨的天空》教后随想  

  《拉萨的天空》中“掬一捧蓝天就可以洗脸”,这种蓝让人陶醉。课文中是怎样体现“蓝”的呢?我和孩子们一起做考察家,走进西藏,走进了拉萨,终于找到了答案。  

一、抓词语,体现“蓝”。  

  通读全文我们会发现,一个“蓝”字贯串始终。课文中含有蓝的词语比比皆是:湛蓝、蓝宝石、蓝晶晶、蓝得令人神往,无论怎么描写,怎么形容,怎么比喻,都离不开一个蓝字,可见拉萨的天空是蓝给人留下的印象是那么深。  

二、巧对比,突出“蓝”。  

  在读第二自然段,我和孩子们发现,课文中拿“白云”与天空对比,形成了白和蓝的映衬,突出了“蓝得纯净”,再拿“草地”与天空对比,形成了青和蓝的对照,突出了“蓝得明洁”。  

三、亲身感受,显现“蓝”。  

  “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视线紧紧吸引,让人久久不忍移开”“布达拉宫显得更加雄伟、壮丽”“湛蓝的天就是圣地的窗帘了。”这是作者的感觉,为了让孩子们也有这种感觉,我和孩子们一起收集了很多拉萨的资料,在网上也下载了很多拉萨的照片,他们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那醉人的蓝。  

  还有哪种蓝能与这种“蓝”相比呢?这便是拉萨的天空,它蓝得透彻,蓝得高贵,蓝得让人神往,我和孩子们的心飞到了那一抹醉人的蓝天中……  

附件
    点击数: 【字体: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