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引“醉”线分层解读
牵引“醉”线分层解读
——《清平乐 村居》教学反思
武进区新安小学 刘艳萍
一、搜寻词眼
学古诗词还得学习另一种本领,那就是要把诗或词“读瘦”,你能不能把整首词读成一个词语?学生认真读词后发现一个“醉”。“醉”在这里可以理解成什么?(既是陶醉,又是酒醉)
二、分层解读
从哪里看出既是陶醉又是酒醉呢?
1、 醉里吴音相媚好
词人先声夺人,突出翁媪亲热唠嗑、说贴心话的样子。理解“吴音”,想象一下他们会说些什么?
句式训练:读着“醉里吴音相媚好”,我仿佛听见翁(媪)夸赞媪(翁)说:“ 。”学生自由交流,然后指名谈一谈。
师小结:真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啊。不由得想起了一首歌:“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一路上收藏微笑,留到以后做坐着摇椅慢慢聊。”
2、 翁媪因儿子而高兴
看,儿子们又在干什么呢?
出示“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理解这两句的意思,感受大儿、中儿的勤劳,小儿的无忧无虑。
3、 词人也被深深陶醉
(1) 看到这样一幅情景,词人也被陶醉了,你知道他为什么会陶醉吗?你能给这幅画起个名字吗?(安居乐业图 和谐宁静图 相亲相爱图……)
(2) 你从哪里看出作者的感动之情?作者感慨“白发谁家翁媪?”
我们不免也要发问:这一家老小住在低矮的茅屋里,风一来,茅草就会被风刮走,冬天就更冷了,日子应该说过得很不容易。可是,你看他们怡然自得,其乐融融,这是为什么呢?(学生交流)
小结:让我们一起来陶醉一番,陶醉在乡村的美景中,陶醉在一家人的相亲相爱之中。(齐声诵读,然后背诵。)
(分析:
一、找准突破口。提领而顿,百毛皆顺。引导学生理解“醉“的原因——夫妻恩爱,父慈子勤。围绕这一主题,如剥笋一般,层层深入,引导学生读懂文意,追根究底,学生就会豁然开朗。
二、措施恰当。
1、想象老夫妻的对话,引导学生走进词的意境,这样比较自然。
2、通过对弃疾的生平介绍,了解为什么词人会陶醉,并给画面起个名字。学生开始了解文字背后蕴含的深意。
3、站在读者的角度去问问“白发谁家翁媪?”明白幸福生活不在于物质材富多少,更重要的是家人间要相亲相爱。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赏读着这首词“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多面就能比较完整地理解词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