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常州市武进区新安小学>>专题网站>>构建快乐课堂的行动研究>>实践探索>>《夹竹桃》教学反思

《夹竹桃》教学反思

录入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3-06-25
 

                 《夹竹桃》教学反思

                 武进区新安小学  刘艳萍

《夹竹桃》一文是我国被誉为“学界泰斗”的季羡林先生的作品,作为当代著名的语言学家,东方文化研究专家,他的作品,一向以文质兼美而著称。本文语言质朴而不失典雅,文章结构严谨。开篇直抒胸臆虽然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却是作者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接着作者描绘了在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的花季里,夹竹桃的花色奇妙、有趣,花期长、可贵韧性和花影迷离的动人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最后一自然段,总结全文,与开篇形成呼应之势。

首先初步感知教材,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一、夹竹桃的韧性体现在哪里?二、月光下的夹竹桃给人带来哪些幻想?然后再让学生去文中找一找相关的语句,想象书中描写的画面,体会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以可贵的韧性和夹竹桃引起的美妙的联想为重点,引导学生课文所表达出的作者喜爱之性,找准了文本精髓所在,也把编者的意图正确地融入了教学活动之中。

       学生对夹竹桃的韧性较难体会,因此我采用了从文本自身入手,紧扣关键语句设计回环再现的朗读来突破这一教学重点。首先,我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划出能体现夹竹桃韧性的词句,学生很快地找到了。我又让他们细细品读,从悄悄地”“一声不响读出了韧性就是默默无闻的奉献。从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无日不迎风吐艳读出了夹竹桃的坚强,花期长,从一直……一直……无不奉陪中体会出了夹竹桃生命力顽强,从而感受到韧性就是坚强,就是默默地奉献,就是坚持不懈。教学到这里,学生对夹竹桃的韧性已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我认为,他们并没有真正领悟到作者对夹竹桃可贵韧性的那种发自内心的赞美之情。于是,通过与第三小节那些花的对比,加上对关键句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的深入理解之后,我又设计了回环朗读,让文本不断地再现,让学生走进作者的心灵,一起去感受。

     接着,我又带领学生由情入境,将美好的语言文字记在心里,就如同在心里刻记下动人的画面。在第一课时初步感知幻想后,我让学生晚上到村上有夹竹桃的地方去看看夹竹桃,也写写自己看后的幻想,再在课上交流讨论,我设计了这样的仿写:我幻想月光下的夹竹桃是(    )。并出示了自己的幻想(海底“珊瑚群”,这儿一丛,那儿一簇,虫蛾飞过,正是游鱼穿梭其中,流连嬉戏。“皮影戏”,墙壁就是现成的屏幕,一个个皮影人物陆续登场,一阵风过,沙沙作响,果然是他们在说悄悄话。)同学们也不甘示弱,精彩的发言让我不禁惊叹他们想象力真丰富。

附件
    点击数: 【字体: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