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常州市武进区新安小学>>专题网站>>构建快乐课堂的行动研究>>实践探索>>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录入者:刘笋 来源: 发布时间:2013-06-25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武进区新安小学    刘笋  

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2223页。  

教学目标:  

1. 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会找到10以内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2. 学生经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概念形成的过程,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获得成功的体验,进而产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会找出两个数(10以内)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教学难点:准确找出两个数(10以内)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长3厘米、宽2厘米的小长方形纸片,习题纸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小纸片)这是一张长方形小纸片,我们来了解一下它的长和宽。(课件出示)长3厘米、宽2厘米,同学们别看它,小纸小乾坤大。  

2. 如果用几张这样的小纸片横着拼成一排,拼成的大长方形的长可能会是多少厘米?  

能拼成长25厘米的大长方形吗?为什么?  

3. 小结:倍数是我们学过的非常重要的数学概念。  (板书:倍数)  

二、动手操作,形成概念  

1. 提出问题  

老师带来了两个正方形,一个边长是6厘米、一个边长是8厘米,如果用这样长3厘米、宽2厘米小纸片横着放铺进去,能否将这两个正方形正好铺满?(课件出示)  

2. 学生猜想  

意见不一致了,看来我们有必要亲自动手验证一下。  

3. 提出活动要求:同桌两人合作,:用信封中小纸片同桌合作在两个正方形里铺一铺。  

4. 学生动手操作,指名一组上投影板演。  

5. 展示汇报  

能否将这两个正方形正好铺满?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怎样铺?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怎样铺?  

6. 激发疑问  

用同样的小纸片去铺,而且铺的都是正方形,为什么能正好铺满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却不能铺满边长是8厘米的呢?  

7. 观察交流: 得出:8厘米是2厘米的倍数但不是3厘米的倍数。(板书除法算式)  

8. 思维深化  

那将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改成边长9厘米,可以正好铺满了吧?为什么?为什么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就能正好铺满呢?  

得出:6厘米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板书: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9. 想象延伸  

用这样的小纸片除了能正好铺满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还能铺满边长是多少厘米的正方形?一直找下去,这样的正方形有多少个?怎么表示?(板书:6121824……  

10. 总结揭示概念:这些正方形的边长与32有什么关系?  

指出:这些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我们就说它们是23的公倍数。(板书:公倍数)  

谁来说说23的公倍数有哪些?  

11. 加深理解:1023的公倍数吗?为什么?你是怎样理解公倍数的?  

三、自主探索、展示交流  

1. 提出问题: 69的公倍数是什么意思呢?找一找69的公倍数有哪些?最小的公倍数是几?  

2. 学生自主探索学习  

3. 展示汇报:你是怎样找出69的公倍数的?  

 预设一:先分别写出69的倍数,再找出69的公倍数。  

预设二:先找出9的倍数,再从9的倍数中找出6的倍数  

预设三:先找出6的倍数,再从6的倍数中找出9的倍数  

4. 小结评价  

比较:你们觉得哪种方法比较简单?  

如果让你选择,你会选择哪种方法?  

指出:我们在研究公倍数时经常研究几个数最小的公倍数,我们就把几个数最小的公倍数叫做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板书:最小公倍数)  

5. 揭示最小公倍数:为什么不找两个数最大的公倍数呢?  

四、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 23练一练”:学生按要求先画一画,再写出25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2. 卡片游戏,认识集合图  

说明游戏规则:有十张20以内的数字卡片,判断卡片上的数是4的倍数还是6的倍数,并将卡片贴在相应的圈里 。男生判断4的倍数,女生判断6的倍数。  

20以内4的倍数                            20以内6的倍数  

教师先后出示数字卡片:46182012  

为什么12出现了男女生同时喊的现象?  

讨论:12既是4的倍数,要放进第一个圈里,12也是6的倍数,又必须放进第二个圈里,可是只有112的卡片,应该怎么办?  

得出集合图       

分析:除交叉部分以外,左边部分表示什么?右边部分表示什么?  

小结:我们创造的这幅图叫做集合图,以后到了中学里我们还会有接触。  

    3. 练习四第23题:   

4. “寻找神算手  

学生讨论交流,然后汇报想法  

五、全课小结、拓展提升(略)  

1、今天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2、玩走棋游戏,涂色的方格里写的数与34有什么关系?  

2、解决实际中的班级人数问题?  

   

附件
    点击数: 【字体: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