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世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海底世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武进区新安小学 姜涛虹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本课重点段的教学来进行句与句之间联系的训练。
2、让学生了解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海洋和探索海洋奥秘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了解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找出文章第四段的重点句,体会这一自然段是怎样写具体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海底世界》这篇课文,你知道海底世界是怎样的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跟随视频去海底看一看。(播放视频)
2、老师发现刚才同学们看的非常认真,那你知道课文中哪句话概括了海底世界的特点吗?出示: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齐读
板书:景色奇异 物产丰富
3、为什么说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呢?现在就让我们走近课文,去品位书中的文字,相信那里的海底世界一定会让你流连忘返。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动物的声音:
1、当海面上波涛汹涌的时候,你知道大海深处是什么样的吗?
生回答,出示:当海面上波涛汹涌的时候,海底依然是宁静的。
①指名读句子。
②理解“依然”。什么叫“依然”(仍然)你是用找近义词的方法解释的。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依然”吗?(和往常一样,照旧)
提示:当海面上波涛汹涌的时候,海底依然是宁静的。还有什么时候,海底和往常一样,也是宁静的呢?
2、那么海底是否一点儿声音没有呢?(不是的)
出示:那么,海底是否一点儿声音没有呢?(也不是。)同学们,你们看,像这样为了引起读者注意,自问自答的句子叫做:设问句。这句话告诉我们宁静的海底原来是有声音的。
3、那你能听到这些声音吗?为什么?
(窃窃私语)什么叫“窃窃私语”(很小声地交谈,尤其是为了保密 )你听得到它们在说什么吗?(听不到)你们能给大家演示一下窃窃私语吗?小组演示窃窃私语。
通过这两位同学的演示,老师知道了原来悄悄地、小声地交谈就叫窃窃私语。那你能够用“窃窃私语”造个句子吗?生造句。
A、刚才好多同学都说听到了海底的窃窃私语,老师相信他的确听到了,那你是怎么听到的呢?(戴上特质的水中听音器)
B、现在就让我们戴上特质的水中听音器去听听看,(播放音乐)你听到了哪些声音呢? (指名说)
那作者是如何描写这些声音的呢?出示:如果你用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点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像人在打呼噜……
4、同学们喜欢这些描写海底声音的句子吗?那你能美美地读一读这句话吗?(指读)
5、读的真好,这句话把海底的声音描写得多生动呀!孩子们,让我们把这句话记在心里,好吗?(出示白板)
6、海底除了这些声音,还可能出现哪些声音呢?发挥你的想象。
评价:你能联想到我们非常熟悉的动物,真了不起。
那你能模仿课文中的句式来说一说吗?自己先试一试。
出示:如果你用上特质的水中听音器,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有的像______一样______,有的像______一样______,有的像______一样_______........
评价: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我好像已经听到海底动物们的窃窃私语了。
7、孩子们,你们觉得,海底还有其他声音吗?那作者需要将那些声音一个个全写出来吗?作者只需要在后面加了一个省略号。
8、不同种类的海底动物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可就是同一动物,在不同时候也会发出不一样的声音。你们看。
出示: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的时候还会发出警报。(引读)
小结:这么多有趣的声音交织在一起真像是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会,原来看似宁静的海底居然这么热闹呀,难怪作者会说: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三、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海底动物活动的特点:
过渡:海底的声音真是太有趣了。不过海底还有更令人称奇的地方呢!请看课文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这一小节一共有几句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用波浪线画出来。(海底动物各有各的活动特点)
2、这段话中介绍了哪几种动物?它们都有什么活动特点呢? 请同学们在每种动物下面用横线做记号,并标好序号。交流
3、你对哪种动物最感兴趣呢?为什么?
交流:(1)我喜欢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
海参的活动有什么特点?(慢)你从哪里知道海参爬行速度很慢?(每小时四米)
像作者这样列出具体数据,让我们感受到海参爬行速度的确很慢,这样的说明方法,就叫做“列数字”。板书:列数字
海参爬行的速度真是太慢了,老师还知道海底有一种鱼,它的行进速度是相当的快,谁知道是什么鱼?谁是梭子鱼?
(2)我喜欢梭子鱼,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要快。
梭子鱼的活动特点是快。你从哪些地方知道的?
“几十千米”——( (指词卡)列出数据,让我们感受到梭子鱼速度之快,)还有哪里看出它的速度之快?
“比……还快”——作者把它和火车做了一个比较,突出了它的快,这种说明方法就是——作比较(贴词卡)你能读一读吗?(指读)
海底动物还有什么有趣的活动方式呢?
(3)我喜欢乌贼,它可以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
什么是反推力?(当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会产生一个与物体受到的力相反方向的推力。)你能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吗?(划船、火箭、航天飞机)【你们可真了不起,小小年纪竟然知道得那么多。】
(4)我喜欢贝类,它自己不动,但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巴”是什么意思呢?(吸、粘)贝类真聪明啊!
(5)我喜欢深水鱼,我自身就有发光器官,游动起来像闪烁的星星。
像作者这样把发光的深水鱼比作闪烁的星星,这种说明方法就叫打比方。板书
4、喜欢这些海底动物吗?,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种海底动物,用我是……的句式向大家介绍一下,如果能配上动作,加上你收集到的资料那就更好了。
5、海底动物可丰富啦,远不止书中介绍的这几种,你还知道哪些海底动物,能给大家介绍介绍吗?
评价:听了你的介绍,老师觉得海底好神奇呀,动物们各有各的活动特点。
海底就是有了这些动物,所以更神奇了。
小结:这一小节不光采用总分结构,还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海底动物的活动特点写的活灵活现。海底世界真是太奇妙了,此刻,我们更能感受到:齐读: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四、学习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1、我们听到了海底各种奇妙的声音,见识了海底动物不同的活动方式,那么海底还有什么呢?请同学们自学课文四、五自然段。
2、第四自然段给我们介绍了什么呢?(海底植物差异很大)(板书:植物)那海底植物差异大在哪呢?(颜色、形态)哪一句写的是颜色?
3、出示:它们的色彩多种多样,有褐色的,有紫色的,还有红色的……
这么多颜色真叫人眼花缭乱啊!果然差异很大。那形态呢?
4、出示:它们的形态各不相同。就拿大家族海藻来说,从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的单细胞硅藻、甲藻,到长达几百米的巨藻,就有八千多种。
作者在这里为了写清楚海底植物形态各不相同,举了大家族海藻这个例子,这就叫:举例子。板书
你们看,大家族海藻来啦。这是借组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的单细胞硅藻、甲藻,这是长达几百米的巨藻。(播放图片)
5、看来,海底植物的差异果然很大,那除了植物,海底还有什么呢?(齐读第五自然段)
是啊,海底有山峰、还有峡谷,地形变化真大呀,还有非常丰富的资源。
五、总结提升:
1、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在你眼中海底是个怎样的世界呢?
2、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跟随课文潜入海底,发现那里有奇妙的声音、神奇的动物、五彩斑斓,形状多样的植物,还有丰富的海底资源,难怪作者说——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3、的确,蔚蓝的海洋孕育了无穷的生命,那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是一座充满奥秘的宝库,值得我们探索、发现。假如你可以在海洋中自由穿梭,那你想做些什么呢?
六、课外延伸:
1.对于海底,人类还没有完全认识它, 正如《人类的秘密仓库》一书中写到:
“在弱者的眼里,那波涛汹涌的大海是可怕的。可是快速增长的人口,是多么需要一大批具有才智的勇士,运用科学知识的金钥匙去开启这个令人憧憬而神秘的仓库啊!小朋友立下大志,加紧学习,准备做一个征服大海的勇土吧!”
2、课外实践活动。阅读《海底两万里》,搜集关于海洋的资料,准备海洋知识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