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常州市武进区新安小学>>专题网站>>构建快乐课堂的行动研究>>研究动态>>语文课堂,快乐课堂

语文课堂,快乐课堂

录入者:张云 来源: 发布时间:2014-02-16
 

语文课堂,快乐课堂  

武进区新安小学   张云

我心中理想的语文课堂应当有效、高效的,也应是快乐的、有趣的。如何使语文课堂变成快乐的课堂?我认为应实现语文教师的转变和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实现。   

    一、语文教师:在转变中体验快乐   

    语文学科是所有学科当中最富有创造力和激情的的学科。语文教师理所当然要成为一名最有激情,最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没有快乐感的语文教师,也难以向学生传递积极的情感。为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实现两个“转变”:   

    1、观念的转变   

传统观念认为师生关系是从属关系,老师具有绝对的权威,学生服从老师是天经地义的。因此,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快乐,要给学生人格上、精神上的平等,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教师要有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努力让课堂出现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场面,努力打破陈规,课堂上允许学生“插嘴”:多一些民主,少一点“纪律”;多一些交流,少一点“一言堂”;多一些倾听,少一点“说教”。   

    2、角色的转变   

观念的深层转变即意味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和重新定位。在与学生交流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也是课堂学习的参与者,更是学生学习的好伙伴。如,在上课的过程中,以平等的身份抓住时机让学生开展心与心交往活动,学生不仅有机会说话,而且与教师共同决定着交流的形式与内容。   

    二、学生学习:在自主中享受快乐   

新课标的新理念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我们的教学方式应打破那种老师讲学生听,要改变语文课堂结构,大力提倡多元化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参与到知识、情感的发展过程中去,使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个结果,更重要的是参与了结果的生成过程。为此,我尝试着打造这样几种课堂模式:   

    1、开放式课堂   

有人认为开放式课堂包括空间上的灵活性,学生讨论活动的选择性,学习材料的丰富性,课程内容的综合性,这些都符合语文学科的教学特质。语文教师要致力于还学生以心灵自由,发挥群体交互激励机制,大胆地拓展课堂时空,创设 “无拘无束的气氛”,让学生“自由地呼吸”,使其自主意识、自主思维转化为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习惯。   

    2、打造成功式课堂   

毋庸置疑,谁都渴望成功。未成年的学生们尤其渴望成功。成功感是学生获得自由、自主和持续持久发展的最重要情素。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会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来自学生思维的灵感,智慧的火花,不失时机地将其延伸为自主思维过程,多给学生“生态关怀”“成功激励”。   

     3、打造情境式课堂   

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学生会不厌其烦的坐在电视机前面一整天而坐不住课堂的短短四十分钟;学生会对广告词倒背如流却记不住重要课文片断;学生对综艺节目的内容耳熟能详却对真人课堂实况中的内容充耳不闻。我想根本原因,是因为四十分钟课堂太单一枯燥所以坐不住,对语文没兴趣所以不愿记,课堂没有新奇感学习没有目标所以不想听。而综艺电视节目等内容丰富,有新鲜感所以学生得到了感官上的享受也就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和乐趣。我们的教学也可以采用这种手段,在教学中巧妙设计快乐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快乐的情景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总之,我心中的语文课堂,快乐课堂,应该是教师快乐地教,教得眉飞色舞也不为过;学生是快乐地学,学得忘乎所以也无所谓。这样的课堂,是我一直在追求的课堂。  

附件
    点击数: 【字体: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