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引领 民主交流(王寅琰)
正确引领 民主交流
——读《56号教师的奇迹》有感
武进区新安小学 王寅琰
雷夫老师说:数学的研究是门极端的学科,孩子不是爱它,就是恨他。当被问到对数学有何感觉时,会耸耸肩表示中立的学生非常少。可是我发现在雷夫的56号教室里却发生了奇迹,他班里的孩子们都很喜欢数学,都特别喜欢讨论和交流数学题。这是为什么呢?通过仔细的研究后,我发现三个秘诀。
1、轻松自在的环境。不管是哪个年龄层的学生,对于数学课堂都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感。数学不像其他学科,它的精确性和唯一性导致学生非常害怕发言出错,害怕被老师批评,害怕被其他同学笑话。这一系列的恐惧导致孩子不敢轻易的说出自己的想法。雷夫老师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他把指名让个别学生回答问题,变成了大家一起举数字卡片。这样没有人必须站在聚光灯下,也不会有因为答错题而来的恐惧,让每一个孩子都可以轻松自在的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老师也可以通过学生高举的答案来判断学生的掌握情况。
2、适合大众的论题。光有好的环境还不够,还要有切合学习内容,适合学生情况的讨论题才行。数学课堂上,我们的目标就是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问题时,问题的指向要明确,更重要的是从本班的实际出发,设计的问题要有梯度,让每一个学生,不管是优等生还是学困生都有可以思考的余地,发言的机会。除此之外,我认为提出的问题最好是贴近学生生活,是学生感兴趣,不一定仅局限与数学,可以和语文、英语、音乐等其他学科相结合,让学生在讨论数学问题时还可以普及一下其他知识。例如:雷夫老师的课前心算,他从美国的州数开始,加上一打,减去最高法院的法官人数,加上半个月的周数。这样的题目不仅巩固了计算能力,还显得很有趣,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3、积极正确的引导。教师在学生的交流讨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推动学生不断深入讨论的关键。就像雷夫老师说的我们不能为了测验而测验,我们除了教会学生怎样做题以外,还要教会他们为什么可以这样做,还可以解决其他什么类型的题目。也就是教会他们方法和技巧,这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学会的,是需要老师慢慢引领的。交流讨论也是这样。具体要怎么做,雷夫老师在书中给我们指明了道路。他会让学生把一道选择题当成四道题目来做,不光是选择出正确的选项,还会带着他们讨论其他三个选项为什么是错误的,出题者为什么要这样出,如果是你,你会怎样设计选择题的答案,理由是什么。长此以往的不断练习中,使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而且很自然就掌握了做题的方法,并且很少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