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常州市武进区新安小学>>专题网站>>构建快乐课堂的行动研究>>研究动态>>数学教学反思

数学教学反思

录入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4-01-08
 

 

数学教学反思  

武进区新安小学  姚小琴  

最新修订的《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处理好教师讲授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通过有效的措施,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鼓励学生合作交流,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我个人认为,教学中无论采用怎样的方式,它们的教学理念没有变,都是在围绕新的课程理念在实施。我作为一名新的数学教师,我要向老师他们学习好的教学方法,如:  

一、多学少教。把课堂时间和课堂空间还给学生,把思维过程还给学生,学生已经掌握或通过自主学习能够掌握的知识,要少教甚至不教;学生处于“愤”、“悱”状态的问题必须教;学生对所学内容生疏,没有相关知识积累和生活体验的,要多教。教学中,尽量创设各种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展现自己智慧的机会,积极主动地动手、动脑、动口,保证学生积极参与的质量。只有既注重学生参与的深度,即学生在参与中积极思维的程度,又注重学生参与的广度,即是否全班学生都参与,才能保证学生积极参与的质量。  

  例如:在教学20以内数的加法时,充分利用学具小棒,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以7+8为例:让学生一边摆7个小棒,另一边摆8个小棒。学生通过操作得出了两种方法:(1)把7分为5228合起来是10,加上515。(2)把8分为3573合起来是10,加上515。通过以上的思考与操作,学生不仅在大脑中形成一种认识,从一个数里拿出一部分与另一个数凑成十,再加上余下来的一部分,就得出了结果。而且知道这种拿法不是唯一的,这样做,不仅使学生理解了“凑十法”,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知识点,可比教师讲授的要记的牢固得多。  

   二、以学论教。课堂教学应该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做、说、想、学、感。  

  例如在教《统计》时,我就从要给小朋友们买水果统计本班学生喜欢吃的水果入手。学生们都非常乐意告诉老师自己喜欢吃的是什么水果,可当很多人都说了自己喜欢的水果时,老师根本记不清楚谁想要吃什么,就出现了问题。同学们为了解决问题纷纷出谋划策,想办法,最终通过教师引导想到“统计”的办法。在这堂课上,小朋友们为了解决好这一与自己息息相关的问题显得异常活跃。课后我又趁热打铁要求学生去决定增加哪个奖票形象,建议午餐的蔬菜搭配等,孩子们都非常乐意接受这样的任务,忙得不亦乐乎。这样一来,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把数学真正地融入现实生活中去,让学生学到了有用的数学,我认为只有这样才算是达到了这堂课的目的。  

  三、当堂检测,及时反馈。“当堂训练”环节的设计应以突出本节课所学内容为标准,选题要少而精,要充分地突出每节课的教学重、难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单纯测试基础知识的题目过渡到对学生能力的测试,练习过程中要注意分层,及时评价。  

  一年级是学校学习的新起点,只有我们老师把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实际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学得更轻松、更开心、更扎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为一生的学习打好基础。我,正在为之努力……  

 

附件
    点击数: 【字体: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