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常州市武进区新安小学>>专题网站>>构建快乐课堂的行动研究>>研究动态>>《有趣的拼搭》教学反思

《有趣的拼搭》教学反思

录入者:王寅琰 来源: 发布时间:2014-01-07
 

《有趣的拼搭》教学反思  

武进区新安小学  王寅琰  

这节课是一堂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是动手操作活动,很适合当做小组合作的训练素材。教材安排了五项活动,为了给予学生充足的小组活动时间,我选择了其中的三项活动,其中搭一搭和数一数受到条件的限制而没有进行。  

1、滚一滚,感知物体的特征。  

这是学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小组合作,之前的的都是同桌合作。为了让学生学会方法,在课前我就给每一小组的成员按照14的顺序编号。然后听我口令,一项一项完成。首先,做好活动准备。我一边说一边做:“请1号小朋友,从学具盒中拿出一个长方体,一个正方体,一个圆柱和一个球,其他小朋友注意看他拿的对不对,拿好就坐端正。开始。”学生动手,我就进行巡视,对于表现好的小组,及时进行奖励。然后,做好明确分工。我说:“由1号来分工,其他三个同学,一个人将数学书架在学具盒上,一个人拿一本书挡好,防止物体滑落到地上,最后一个人拿着4个物体来滚一滚。开始。”在学生分工时,我会一组一组去看,对于有困难的小组,我会指导他们。完成后,我会要求他们把物体收拾好放到桌子中间。通过活动让学生实际感知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每一个面都是平平的,只能滑下来,不能滚动。而圆柱和球他们的面是弯曲的,可以滚动。  

2、堆一堆,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第一个活动我是一步一步带着学生来进行小组活动的。在第二个活动时我就转变了方法,由扶到放,有我说要求,然后学生自己分工合作。我说:“请1号小朋友拿5个长方体,2号拿5个正方体,3号拿5个圆柱,4号拿5个球,分别来堆一堆。”活动完成后,由我组织学生交流:哪种物体容易堆?哪种物体难堆?并尝试解释其中的原因,使学生再次感受,这四种物体最大的区别在于他们的面不一样,产生一种积极的探索欲望。  

3、摸一摸,寻求问题的解决。  

经过两次活动,学生对于小组合作的基本流程已经有些熟悉了,所以这次我尝试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分工合作和小组交流。我就说了一下要求:“请小朋友闭眼从袋子中摸出一个物体,猜猜它是什么,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的。开始。”小组讨论以后,再组织全班交流。  

通过这堂课,我深刻了解到我们的孩子真是潜力无限,在一系列由扶到放的活动中,已经学会了小组合作探讨问题,并且学到了很多知识。当然作为第一次小组合作肯定还有很多的不足,例如,小组讨论还浮于表面,每一小组成员的答案都差不多,无法讨论出完整的结果;小组合作的形式也有待转变;小组合作的纪律有待提高等。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结合好的素材,多多进行小组合作。  

附件
    点击数: 【字体: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