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探讨 共建快乐课堂
交流探讨 共建快乐课堂
——新安小学主题沙龙活动
萧伯纳说:“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假如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会有两种思想。”的确,我们人类社会就是在相互交流,相互促进中发展起来的。
在课堂教学中也离不开师生、生生互动交流。教师组织好每一轮交流讨论,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又可以有效地启迪智慧,促进发展。交流讨论是师生共享课堂的精彩瞬间。可是纵观目前的课堂讨论我们发现有些被老师的一言堂掩盖,学生只是一个随声附和的听众;有的被大量的练习占据,讨论只是流于形式,草草而过。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消磨,学习负担在加重,教育变得只有分数没有素质。为了改变现状,寻求“构建快乐课堂”的有效策略,9月18日下午,新安小学举行了“如何有效组织课堂讨论”的主题沙龙活动,三位校长和课题组成员都参加了这次活动,大家一起分享了教学经验和自己的思考。活动分两个层次进行:
第一层,走近雷夫
大家各自谈了读《56号教室的奇迹》后的感受,分享了雷夫的教育艺术。我们看到雷夫在组织课堂交流中有三个秘诀:一是语言幽默,善于营造宽松的交流氛围。二是善于选择适合大众的议题,问题有梯度,兼顾各个层次的学生。三是能积极正确地引导,举一反三,由此及彼,比如一堂计算教学课的讨论中学生学到的不仅是数学,还同时了解到美国有几个州,最高法院法官的人数等,大家学得很有兴趣。
我们感慨雷夫老师不断地创新着教育方式,点燃了孩子的学习热情,丰盈了孩子的精神生命,不知不觉中让一个又一个奇迹在“56号教室”里诞生了。
第二层,实践与困惑
首先课题组的各位老师分别谈了自己组织课堂交流讨论中的做法:由一个词语,牵动一段生活,厘清了一种观点;设计一个问题,提供一些资料,拓宽了一点思路;组织一次辨论,再度一次文本,认识了一个人物……当老师们对自己的实践经验侃侃而谈时,我们看到在有效的交流讨论中师生在共同成长。
但在这一个多小时中许多的困惑也开始一个个浮出了水面:把很多时间留给学生交流讨论,完不成教学任务怎么办?如何改变小组讨论流于形式的现状?调动学生讨论的积极性难,优差生共进难……
带着思考与困惑我们结束了沙龙活动,下一步我们行走的方向在哪儿,以生为本,珍视儿童立场,倾听孩子的心声,且行且思,相信我们会把把这些问题变成教学长河中激荡的涟漪!
(新安小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