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常州市武进区新安小学>>专题网站>>构建快乐课堂的行动研究>>研究动态>>3 月亮湾(教案)

3 月亮湾(教案)

录入者:丁光平 来源: 发布时间:2013-06-25
 

 

3   月亮湾(教案)  

(第二课时)  

武进区新安小学  丁光平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通过朗读,体会、欣赏月亮湾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感受月亮湾的美丽。   

教学难点: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感受月亮湾的美丽。   

.正确理解课文中的地理方位词。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上一节课,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走进了一个美丽的村子,这个美丽的村子呀,还有一个更美丽的名字呢,叫——月亮湾。  

师生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我们二(3)班的小朋友最大的优点就是聪明、善良、重感情,所以,我们当然不会忘记在月亮湾中认识的生字朋友了,瞧!它们就在这儿,谁来叫出它们的名字?  

(出示词语:绕                             

     朝霞           绿   

     山坡          湾)   

分行指名读、齐读、去拼音读。  

选择其中的一个词语说一句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话。   

二、细读品味、体会美景   

过渡:真是重情谊的好孩子!这些生字朋友都来自月亮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月亮湾是个什么样的村子?  

(板书:美丽)   

2.(出示第一自然段)  

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就是这么说的,谁来读一读。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评:老师听出来了,月亮湾是个美丽的村子。   

的家在月亮湾,你是多么自豪呀!   

你是一个多么自豪的月亮湾小村民哪!   

我们一起来读读。(齐读)   

3.过渡:我们都是月亮湾的小村民,生长在美丽的月亮湾是幸福的。想不想向大家介绍介绍你美丽的家乡?那就要我们对家乡有更深入的了解。赶快打开书,读读课文第二小节,然后想,你最想向大家介绍月亮湾的哪儿?  

指名读。读得真好,这些句子描写的就是村前的景色。让我们一起到村前去欣赏一番吧!  

村前部分:   

1)(课件出示第二小节)  

这里是村前,请大家自己先读一读,一边读一边画,第二节一共有几句话,分别写了哪些景色?  

引导说话,按照顺序。课件随机出示。  

请小朋友们仔细读一读课文中描写这些景物的句子,你觉得哪儿的景色最美,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交流。  

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交流:我心中最美的月亮湾(课件出示文字,下面是交互按钮,生谈到哪一句,就出示哪一句文字以及背景图片)   

村前部分(第二自然段):   

(1)第1句:村子的前面有一条月牙一样的小河,河上有一座小桥。   

读句子。   

谈感受,你为什么觉得这儿最美?  

(板书:村前 小河)   

师:月牙是什么样的呀?(弯弯的)那么课文中是说……   

指导朗读。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图。你都看到了什么了呢?  

请看!这就是我们美丽的村子,我们看到村里的房子大多是朝着这边开门的,因此这里是村子的前面,有一条弯弯的像月牙一样的小河从村前流过,怪不得村子的名字就叫月亮湾,名字也这么好听,这个村子一定也很美。让我们美美地读读这句话,体会体会。   

听了他的朗读,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2)第二、三句:河水绕着村子缓缓地流着,一群群鱼儿在河里游来游去。清清的河水倒映着小桥、绿树和青山。   

读句子。   

结合图片谈感受。    

师:这些都是介绍的河里的情况。(板书;河里)下面请同学来读一读这两句话。指名读这两句话。   

师:读了这两句话,说说美在哪儿呢?   

河水绕着村子缓缓地流着,可以看出什么?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选词填空,并且说说理由。   

倒映  倒影   

清清的河水里(  )着小桥、绿树和青山。   

清清的河水里有小桥、绿树和青山的(  )。    

指导朗读。边读边想象画面、   

听了他的朗读,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3)第四、五句:河岸上长着许多桃树。春天,树上开满了桃花,远远望去,像一片灿烂的朝霞。   

读句子。   

结合图片谈感受。   

朝霞你们见过吗?出示朝霞图与桃花加以比较。   

再读读句子说说课文中什么像灿烂的朝霞。想象河边的朝霞是什么样子。   

课文写的是朝霞吗?  不是,是桃花,用了一个词:像。  

你能用说一句话吗?  

指导朗读:谁能把这么美的桃花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4)第六句:过了桥,是一片绿油油的农田。   

读句子。   

    结合图片谈感受。  

比较句子:   

过了桥,是一片农田。   

过了桥,是一片绿油油的农田。   

指导朗读。   

(以上部分可自由选一个你认为最美的地方详细介绍,不一定按照书上的顺序来说。)   

    齐读第二小节,练习背诵。    

村后部分(第三自然段):   

过渡:月亮湾村子前面的景色真美,那么村后景色怎样?谁来读一下?   

村后有什么?看图说一说。(相机板书:村后  茶园  笑声)   

村后的茶园里还不时飘来采茶姑娘欢快的笑声。笑声说明采茶姑娘的心情这么样?为什么那么高兴?   

勤劳善良的采茶姑娘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如此美丽的月亮湾,此情此景,怎么不让人们心生喜爱呢?  

五、总结全文,齐读全文。(相机板书:热爱)   

六、写字教学。  

过渡语:月亮湾的村长在网上发了一条信息,他说,凡是以后到那儿去游玩的游客,都要签个名,他会对你的到来表示感谢。特别关照小朋友的字也要写写好。  

1.出示生字缓、绕、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字形。  

2.交流。  

1)绕:左右结构。左部绞丝旁,右部横上无点不能绕糊涂。  

  (2)缓:左右结构。字日走绞丝来,手扶一友,慢慢悠悠走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4.指导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教师行间巡视辅导,提示写字姿势,捕捉有代表性的作业进行反馈。   

七、延伸拓展,布置作业:   

.月亮湾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不管是村前,还是村后,都让游客们产生美不胜收之感。愿意把这美丽的月亮湾介绍给你的爸爸妈妈吗?   

.小朋友,你的家乡一定也很美吧!你的家乡哪儿最美?把它画下来。班队课上,再向同学们作介绍,看看谁是自己家乡的小导游?    

 

八、板书设计:   

                             

 

                             月亮湾   

 

      村前(小河  河里  河岸  农田)   

美丽                           热爱   

      村后(山坡 茶园)  

 

《月亮湾》说课稿  

今天我要说的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中的第3篇课文《月亮湾》。课文描绘了一幅秀丽的田园风光图,展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派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课文语言优美,充满美感,是一篇培养学生语言感悟能力、陶冶学生审美情趣的好材料。根据课程改革和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运用已有的识字经验和方法,学会“绕、映”等十个生字,理解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品味,读懂课文内容。  

  2.过程方法目标:以学定教,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和课文插图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观察能力和朗读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欣赏月亮湾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其中,根据第一学段的要求,12两个目标是教学重点,由于学生对“月亮湾”缺乏感性认识,要在语言文字中把握所蕴涵的情感,有一定困难,因此体会月亮湾的美丽,深化学生的阅读感受是教学难点。  

  我准备安排二课时引导学生达到预设的学习目标。  

  第一课时:引导学生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通过图文对照,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在语境中认识生字,指导学生端正、匀称地书写生字。  

  下面,我着重讲第二课时的教学:(第二课时)  

  第一环节:复习导入,整体感知  

  我先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倒映、灿烂、朝霞”等由生字组成的新词,并相机地进行正音,用这些生字词练习说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话。接着启发学生交流初读课文后对月亮湾所了解的知识,然后通过教师形象生动的导入语和欢乐的音乐渲染,引导学生再次走进文本,走近月亮湾。  

  第二环节:精读感悟,悟中生情  

  1.在学生自读第一段,交流体会:我家就在月亮湾,那儿是个美丽的村子。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2.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重在自悟。课文的第二段是写月亮湾最具体的一段,是全文的重点。我将以合作交流的方式突破难点。先立足于学生自己体会,以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月亮湾到底美在哪里?”引导进行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先读有关句子,再说说美在哪里。在全班交流时,以学定教,随着学生的交流相机出示词句,根据学生的发言适时点拨。  

  本自然段中词语的难点是”倒映”一词, 我估计学生对此较难理解, 因此在交流“清清的河水倒映着小桥、绿树和青山”一句时, 我先用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联系《识字2》中的“碧水 秀峰倒影”,根据回答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水中的倒影。此时,教师边叙述边配以动作“河上有石桥,小河边有绿树、青山,这样倒过来,”引导学生理解“倒映”一词,通过直观感受,学生就很容易地区分了“倒影”与“倒映”,同时还感受到月亮湾水清如镜的美。  

  本自然段中修辞的难点是“开满了桃花”一句,我先出示句子,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请学生发挥想象“在你们心目中,树上开满了桃花,远远望去,该是怎样的情景?”估计学生会说“粉红的云”之类的回答,再请学生联系生活体验来说说朝霞是怎样的?扣住“灿烂”一词,然后请学生说说把桃花比作朝霞有什么共同点?估计学生能从颜色粉红、形状一团团,感觉都很美来比较,最后出示图片进一步感知,此时,朗读训练也就水到渠成,能真正读出美的味道。  

  其他词句类似处理。考虑到全文要背诵,学生的回答是零星的、琐碎的,因此请学生再读读第二段,找找表方位的词,这一过程其实是在整理作者的叙述顺序“小河—河上—河里—河岸—过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便于记忆。  

  3、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写了村后的景色。教学时,先让学生读读文本,通过看图,抓住“一片”感知茶树的多。借助歌曲《采茶舞曲》,感受茶园丰收人们的喜悦和采茶姑娘的快乐,通过指导朗读,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4、最后,让学生齐读二、三段,请学生说说村子的美丽与月亮湾有什么联系?从而引导学生发现,正因为河水绕村缓流,才有清清的河水,游来游去的鱼儿,才可以浸润岸边的绿树、桃花,才可以灌溉村前的农田、村后的茶园,才有了茶园的笑声。因此,这不仅是月亮湾的得名,更是美丽的主要原因。  

  在指导有感情朗读课文时,我让学生带着“自己就是月亮湾的一员,正在向别人介绍自己村子的美景”的这样一种情感进行练读,配以月亮湾的美景和悠扬的音乐,学生朗读时自豪、喜悦的感情就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对情感的体会也得到提升。  

  第三环节:个性作业,拓展延伸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为此,我还布置了自选课外作业:  

.月亮湾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不管是村前,还是村后,都让游客们产生美不胜收之感。愿意把这美丽的月亮湾介绍给你的爸爸妈妈吗?   

.小朋友,你的家乡一定也很美吧!你的家乡哪儿最美?把它画下来。班队课上,再向同学们作介绍,看看谁是自己家乡的小导游?  

  四、识写生字,探究入微  

  出示“绕”、“朝”、“缓”三个生字,请学生自学,在交流字形时,我从旁点拨和指导,边示范板书,绕:注意右半部分上面的笔顺是横、斜钩、撇,不要多点。朝:要左右各半,,左边下面的十,横要变成提,要写得美观匀称。在学生书写时,我巡视指导,纠正写字姿势,教育学生“提笔既是练字时”,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以上说课仅仅是我对本课的一种教学预设,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将随时注意课堂的生成,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性和创造性,达到“无为而治”的教学境界。  

 

 

 

 

教学反思:  

“月亮湾”真是一个动人的名字,很容易引起人们美好的遐想与向往。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课文以其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秀丽的田园风光图,展示了农村一派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课文的第二、第三自然段是重点段,从村前到村后具体地描述月亮湾的美丽。而本文的重点是朗读、背诵课文和通过文字想像月亮湾的美丽,难点则是在想象与诵读中产生对美好的向往之情。在课上,我极力做到突出重点又把握好难点,因而我从“美丽”这个字眼入手。  

1、创设情境,感受月亮湾的美。  

课堂上,我创设特定的情境,用语言进入情境,用图画再现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发展他们的思维,努力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孩子的多种感官,让他们动眼看,动耳听,动口说,激发学生的思维,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情趣。  

2、图文结合,感悟语言文字的美。  

教学中,我出示课文的相关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说说月亮湾美在哪里,这样让学生初步感受月亮湾的美丽。紧接着告诉学生,书本上描写得比你们说得更美,这样就激发了学生想要去读文本的兴趣。然后孩子们纷纷拿起书本有滋有味地读起来了。当然,我也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反复读,品读,通过读“河水绕着村子缓缓地流着,一群群鱼儿在河里游来游去。”感受河水的美丽和小鱼的快乐,通过“清清的河水倒映着小桥、绿树和青山。”感受月亮湾的诗情画意,体味语言文字的美。所以说,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  

3、简笔画板画,给学生以想象的空间。  

根据本班学生的情况,他们好动爱说,富有一些想象力。顺应学生的特点,我在讲解课文的同时,在黑板上进行简笔画,简笔画的板画设计让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可以实现学生与文本的直接对话,不再只局限于文字,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也有助于学生在以后的写话中起了示范的作用,更好地教会了学生写景作文的方法,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并结合板书,使学生一目了然,“小河——河上——河里——河岸——”。不仅这样,还能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的空间,根据板画,引导学生想象与思考,这样,孩子们不仅受到了情感熏陶,也激发了学生的感情。从而真真切切地感受 “月亮湾”的美。  

附件
    点击数: 【字体: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