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教师的课堂细节》有感
一滴水可映出太阳的光辉
——《中国著名教师的课堂细节》有感
武进区新安小学 王寅琰
细节虽小,却能折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细节虽小,却能闪耀出生命智慧的光环;细节虽小,却是“生命的智慧创造”。这句话是我在《中国著名教师的课堂细节》中关注到的精彩细节之一,确实在我们的课堂上,课堂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教学中每个细节的处理。也许我们的课堂无法做到尽善尽美,但我们还是通过珍视细节,把握细节,让课堂呈现不一样的精彩。
本书由八部分组成,分别为:课前精彩交流篇、新课精彩导入篇、课堂精彩展开篇、课堂精彩提问篇、课堂精彩生成篇、课堂智慧拓展篇、课堂精彩评价篇、课堂精彩结课篇。涉及了各种精彩的教学方法,对于一线教师来说真是受益匪浅。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本书中关于情境创设的运用,这个内容在前五个篇章中得到了很好的阐述和说明。接着我就重点的说一说其中的三个篇章。
一、课前交流:情境中,为精彩的教学铺垫
柏拉图说“好奇者,知识之门”。好奇是儿童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课前交流时应十分注重情境创设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利用多种先进的现代教学手段,把抽象的课堂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戏剧化,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和体会课堂的丰富内涵。本书以蒋军晶老师上的《月光曲》一课为例,蒋老师在课堂的一开始就出示月光下的大海和贝多芬的照片,同时放音乐《致爱丽丝》,然后让学生结合这些多媒体课件介绍自己了解的贝多芬,这样是学生运用眼睛、耳朵、嘴巴等多个器官共同感受了解贝多芬,为之后的课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课堂展开:在巧设情境中精彩展开
在课堂展开中创设某种情境,把问题隐藏在情境中,将会引起儿童迫不及待地探索研究的兴趣。。“创设情境”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它有利于解决教学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以吴正宪老师的“求平均数”一课为例,在课堂一开始,吴老师就以排球比赛这个情境来展开,让学生感受平均数产生的需要,进而自主去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下感受平均数与生活的联系。排球比赛是学生生活中最常见的事,可是吴老师却匠心独运,把它引入了自己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让原本枯燥的数学概念学习,一下子变得生动灵活起来,瞬间抓住了学生的思维。
三、课堂提问:问题组合,创设情境
名师课堂的问题情境创设是激活学生思维的催化剂。一个新的问题,对学生学习的内容和结果来说,是一个新的课题。这给我们进行化学创新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这一教学情境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科学的创新能力。朱建廉老师执教的《运动学基本概念》一课,将几个物理概念和“运动”这一更为基本的概念建立起适当的联系,并在与“运动”概念间的相互联系基础上帮助学生理解与体会这几个概念的引入及相应的物理含义,从而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中国著名教师的课堂细节》中,名师对于情境的运用往往会在很短的时间内使学生迅速地集中注意力,激发求知欲和思维活动,引起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做到心动、脑思、口说、手写。在课堂中,教学细节藏得很深,要靠我们教师用智慧去发掘。细节犹如竹笋,每“剥”一层,就有一段“鲜活”呈现出来。教师若能一层一层“剥”下去,课堂就会精彩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