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教科研工作总结

录入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4-08-14
 

 

立足儿童本位  完善五步教学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教科研工作总结

 

武进区新安小学  刘艳萍

 

本学期的教科研工作仍旧是围绕“构建快乐课堂”这一主题进行,在老师们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扎实开展校本教研。

 

一、活动目的明确

 

教科研工作总是让人觉得眉毛胡子一把抓,有些无从下手,但这学期在多位名师专家的引领下我们确立了“快乐课堂的基本精神与教学策略”,理清了研究的脉络和努力的方向。数学组主要研究“如何开展有意义的问题探究活动”。语文和英语组的研究主题是“引入一些生动活泼的艺术情境。”围绕主题,大家立足课堂,学习新课程理念,借鉴名师课例,积极开展行动研究。

 

为了让大家在行动中养成反思的习惯,本学期我们利用学校网站每月开展案例反思评比活动,要求四十五周岁以下老师参与,做到内容具体,理论联系实际。反观四个月的案例反思,也体现着教师成长的足迹,大家基本能把自己设计的一个具体环节的特点说清楚,并能小结其得失,但由于理论功底不够扎实,对这样设计的理念讲得不够清楚,当然也反映出老师们独立设计教学的能力也不够强。这大概也是我们“构建快乐课堂的行动研究将要遇到的瓶颈。

 

二、活动计划明晰

 

二月份,我们一开学就在老师中开展了“我心中的快乐课堂”大讨论,接着分教研组学习各年段教学目标,确定教科研专题。

 

三月份,在学生中开展“我心中的快乐课堂”主题征文活动。邀请了名师何敏老师来校送教。

 

四月份,举行了语数英学科的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名师吴亚娟老师来校送教。

 

五月份,各教研组开展了主题沙龙活动,分享了自己在主题研究中的经验与思考。

 

六月份,开展了青年教师读书交流会和“再议快乐课堂,看得见的改变”主题沙龙活动。

 

三、活动成效明显

 

1、“五步教学法”为我们的快乐课堂确定了框架,使我们的课堂更有序。

 

五步教学法其实是根据学生建构知识的规律提出的一条探究路径。教师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留足时空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使学生处于愤悱状态,然后组织学生交流讨论,精心设计变式练习,适时拓展。整个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着铺路搭桥,穿针引线的作用。在下阶段的研究中我们还要进一步地落实“五步教学法”,为我们的快乐课堂注入更多的自主探究的元素,成为智趣相融的课堂。

 

2、以“儿童本位为理念”为我们的课堂改革指明了方向,使我们的课堂更开放。

 

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主阵地,以“儿童本位为理念”就是研究儿童的精神世界,按照儿童的本性实施儿童喜爱并能有效促使其成长的教育。我们在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的基础上,让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在课堂上我们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

 

在语文课上我们把语文课本当作一本开心词典,和学生一起表演、朗诵、交流读书心得,学习表达方法,在欢声笑语中掌握了知识,发展了情感。

 

英语课中的story  taim  cartoon taim两个主题单元的版块设计就体现了学中玩,玩中学的理念,把我们一向认为枯燥坚涩的英语词汇、句型学习变得生动有趣了。

 

数学课中不再是单一的、枯燥的、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方式,更注重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中,逐步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

 

3、同伴合作的研讨方式为我们课堂教学改革注入了动力,使我们的课堂有了生长力。

 

公开研讨课、同课异构、主题沙龙、案例反思交流、读书交流都是我们同伴合作的方式,在活动中我们坦诚地交流教学中的得失,扬长避短,共同提高。当然,我们还要不断地改进同伴合作的方式,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成为教师发展的平台。

 

一学期的教科研工作忙碌而有序,这得益于校长室的一路引领,得益于老师们的热情参与。我们也看到课堂在发生着可喜的变化,为了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精心富有童趣的活动,甘当学生的助手;为了创设教学情境,教师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多媒体音诗画渲染,读词猜谜自然切入;为了让交流互动更高效,教师适时介入,四两拨千斤……“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们行动着,快乐着。

 

在总结收获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存在的问题,那就是我们的论文不多,理论成果不足。今后还须继续努力。

附件
    点击数: 【字体: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