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袋麦子第二课时
三袋麦子 第二课时
<!--[if !supportLists]-->一、 <!--[endif]-->文本分析: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讲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一袋麦子,小猪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吃了;小牛把麦子保存好,慢慢享用;小猴则把麦子种下地,一年后收获了满满一囤麦子。同样是一袋麦子,各人采用 了不同的处理方式,结果是不一样的。
课文的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浅显易懂,人物个性鲜明,很适合儿童阅读。
二、教学目标
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讲讲这个故事。
2、理解和感悟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各抒己见,让学生懂得只有播种才有收获的道理。
三、教学重难点
理解和感悟课文内容,明白故事蕴含的道理。
四、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快过年了,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小猴各送了一份节日礼物。是什么呢?
——一口袋麦子。送完礼物,土地爷爷就走了,让我们来看看小猪、小牛和小猴他们在干什么?大声将课文2、3、4小节读一读。
面对这节日礼物,小猪、小牛和小猴是怎么想的,怎说做的呢?再读一读2、3、4小节。
2、精读感悟
让我们先走进小猪的家。小猪是怎么想的,怎说做的呢?读一读第二节,说一说:小猪是怎么想的,怎说做的呢?指名回答。
(生说:小猪看着黄灿灿的麦子,开心地喊:“太棒了!我最爱吃白面馒头和酪饼了!”他迫不及待地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
师:多么好吃的食品,多么可爱的小猪呀!你看,它的嘴边还有口水呢!在小猪眼里,黄灿灿的麦子仿佛变成了大大的白面馒头,香香的烙饼,多么诱人啊!他越想越高兴,难怪他要开心的喊。这用了两个感叹号呢!谁来开心的演一演?指名读
小猪磨呀、做呀,已经等不及了,速度可快了,这就叫迫不及待。
小猪做了各种各样的食品,想一想,小猪会做出什么食品呢?看!图片出示包子、馒头、烙饼、面条……
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一节,这一回,不仅要有滋有味地读,还要加上表情和动作,我们比一比,看谁读得最好。
小猪真是憨厚可爱。小牛和小猴他们在干什么呢?是不是也把麦子吃完了?让我们走进小牛的家,看看他在干什么。生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小牛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小牛多珍惜这袋麦子啊!看了又看,他准备先吃草料和杂粮,这好东西留着慢慢吃,他很包百这袋麦子,经常把那袋麦子搬到屋外透透风,晒晒太阳。请你也像小牛这样,很珍惜这袋麦子,读一读这段话。(学生齐读第三自然段)
读一读第四自然段,说一说小猴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小猴送的是相同的节日礼物——麦子,可由于在三个小动物的眼里,这麦子是不一样的,所以他们的想法做法也不一样。
小猪:黄灿灿的麦子 做成各种食品
小牛:饱满的麦粒 慢慢吃
小猴:上等的麦种 全种下了地
再请三位同学分别读一读写小猪、小牛、小猴的自然段。
一年后,土地爷爷又去拜访小猪、小牛和小猴,会发生怎样的事呢?读读6——9自然段。
你看到了什么样的小猪,什么样的小牛,什么样的小猴?土地爷爷看到他们又是怎样的态度?说一说,互相讨论。
面对____的小猪,土地爷爷;
面对____的小牛,土地爷爷;
面对____的小猴,土地爷爷。
小猪感谢土地爷爷还不由自主地舔着舌头,一副回味无穷的样子,多么憨厚可爱呀!逗得土地爷爷哈哈大笑。
都半年了,小牛的麦子还没吃完,小牛多么勤俭节约啊,因此土地爷爷点点头。
小猴最聪明能干了,他通过辛勤劳动将一袋麦子变成满满一囤的麦子,所以土地爷爷抚摸着小猴的头,兴奋地说——(引导生说)你真聪明!真能干!
我们分角色来读一读这四节,请四组同学分别读土地爷爷、小猪、小牛、小猴的话,其 余部分 老师读。
3、拓展说话
小朋友们,看来这三个小动物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小朋友们都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也都说的很有道理。
你们知道吗,小猴获得了丰收,他也想给我们每个小朋友送一袋麦子呢,要是你拿到了这袋麦子,你会怎么做呢?(学生自由发言,师生互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