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常州市武进区新安小学>>专题网站>>资源中心>>教学设计>>《黄河的主人》第二课时教案

《黄河的主人》第二课时教案

录入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4-10-22
 

《黄河的主人》第二时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使学生在了解艄公的高超技术的同时,更能感受到艄公高尚的人格品质。  

3、在朗读中感受黄河风浪的险恶和艄公的勇敢、沉着和智慧,进而体会人类在征服自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本质力量。  

教学重点:  

1、感悟黄河的险和羊皮筏子在黄河上漂流的惊心动魄。  

2、理解艄公为什么能成为黄河的主人,体会艄公的勇敢与机智。  

教学难点  

透过语言文字,使学生领会到:只要沉着勇敢就能战胜艰难险阻的道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汹涌的黄河以及黄河上的羊皮筏子)。  

教学过程:  

一、抓住“惊涛骇浪”,层层朗读感受黄河。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黄河的主人,你知道黄河的主人是谁吗?(生:艄公。师板书:艄公)   

2、课文哪句话直接告诉了我们黄河的主人是艄公?   

出示: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1)生齐读句子。   

(2)同学们,透过“惊涛骇浪”这个词语,你可以看到怎样的黄河?   

(3)课文第一自然段就给我们描写了这样的黄河。   

3、出示:黄河滚滚。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气势,令人胆战心惊。  

(1)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2)看,这就是滚滚的黄河,万马奔腾,浊浪排空。(播放录象)   

(3)现在再来读,读出黄河的气势来。(指名读。)   

(4)面对这样的黄河,你心里感到怎样?   

生:害怕、紧张……胆战心惊   

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体会这个词语的意思。(指名读句子,齐读句子。)   

4、同学们,这就叫做——“惊涛骇浪”。(回到句子)   

二、抓住“如履平地”,由远及近看清羊皮筏子。   

1、通过文中的词句,我们理解了词语的意思,可见,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句,确实是理解课文的好方法。   

那么“如履平地”又是什么意思呢?昨天老师让你们回去查了字典,这里的“履”原来是什么意思?(生:。)   

“如履平地”的意思呢?(生:穿着鞋子在平地上走。)   

艄公的鞋子是什么?(生:羊皮筏子。)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羊皮筏子?(生:25自然段。)   

2、艄公脚下的羊皮筏子是怎样的?读读课文第2自然段,一开始,你看到了怎样的羊皮筏子?   

出示:像突然感受到一股强磁力似的,我的眼光被河心一个什么东西吸引住了。那是什么,正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进?从岸上远远望去,那么小,那么轻,浮在水面上,好像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   

(1)学生自由读。   

交流:“那么小,那么轻”——一个小而轻的羊皮筏子。   

2)它究竟小到什么程度,轻到什么程度?   

“好像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真小真轻,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   

“那是什么,正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进?”——远远望去,看都看不清是什么,真是小,真是轻。   

(3)羊皮筏子那么小,那么轻,漂浮在黄河上,真是危险。让我们一起读,把我们一开始看到的羊皮筏子读出来。(齐读)   

3、让我们再定睛瞧一瞧,你又看到了怎样的羊皮筏子?   

出示:再定睛一瞧,啊,那上面还有人哩!不只一个,还有一个……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这六个人,就如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   

(1)学生自由读。(看到一个有人的羊皮筏子。)   

2)看到这么小,这么轻的羊皮筏子上还有人,你心里有什么感受?   

生:害怕惊讶激动兴奋紧张……  

3)带着这样的感受读读这句话:“啊,那上面还有人哩!”   

指导读好“啊”的两种读音。(第四声:兴奋、激动。第二声:惊讶,难以置信。)   

齐读这句话。   

4)师引读:不只一个,还有一个……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   

数着皮筏上的人,你的心里怎么样?(越来越紧张害怕惊讶激动。)   

我们平时心里感到害怕紧张惊讶激动,数数速度会越数——越快,音量会越数——越响,谁来试着数一数。指名数数。   

我们一起来。齐读句子。   

5)这六个人,就如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还真是危险啊!看着这样的羊皮筏子,我们感受颇多,就通过朗读来表达吧,读!   

4、羊皮筏子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再看仔细点。你还看到了怎样的羊皮筏子?   

出示:“也只有十只到十二只羊那么大的体积吧,上面却有五位乘客和一位艄公,而且在他们的身边还摆着两只装得满满的麻袋。”   

(1)“满满的”——不仅装着五位乘客和一位艄公,还装着两只满满的麻袋,这是一只满满的羊皮筏子。   

(2)羊皮筏子那么小,那么轻,装满了人和麻袋,在黄河上漂流,多危险啊!我们一起读,这满满的羊皮筏子!齐读。   

5、同学们,我们细细地读了课文,读懂了意思,读出了感受,请你再细细地读读课文25自然段,找一找,有一句话凝聚了作者对羊皮筏子的所有感叹,是哪一句?   

“这就是黄河上的羊皮筏子!”   

是啊,羊皮筏子那么小,那么轻,于是作者感叹到——   

羊皮筏子上还有人哩,贴着水面漂流,于是作者又感叹到——   

羊皮筏子不仅有人,还装着满满的麻袋,于是作者更感叹到——   

6、过渡:原来,艄公穿的是这样的鞋啊,这就是艄公脚下的羊皮筏子。出示图介绍:羊皮筏子,俗称“排子”,是一种古老的水运工具,客货两用。就只有十只到十二只羊那么大的体积,没有护拦,没有扶手,同学们,让你坐这羊皮筏子在黄河上漂流,你敢不敢?   

三、抓住“谈笑风生”,联系实际体验乘客感受。   

1、师引读:听坐过羊皮筏子的人说,第一次尝试,重要的就是——小心和大胆……   

原来,坐羊皮筏子,不仅要——小心和大胆,而且要有——足够的勇气。   

2、那么让我们看看坐在羊皮筏子上的乘客是什么表现?读读课文,找出描写乘客的句子。   

出示:皮筏上的乘客谈笑风生,他们向岸上指指点点,那从容的神情,就如同坐在公共汽车上浏览窗外的景色。  

1)乘客们什么表现?(谈笑风生)   

“谈笑风生”是什么意思?   

2)读读这句话,哪些词句表现了乘客们谈笑风生?   

1)“指指点点”——联系实际在指指点点些什么?   

2)“那从容的神情,就如同坐在公共汽车上浏览窗外的景色。”   

——联系坐公共汽车的感受谈谈。   

四、抓住“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全面认识艄公。   

1、要有足够的勇气才敢坐羊皮筏子,可这五位乘客竟然还能谈笑风生,真让我纳闷,这是为什么呀?(生:因为有艄公)   

2、艄公究竟是何方神圣,让乘客如此信任?同学们,赶紧读读课文68自然段,划出具体描写艄公的句子。   

2、交流:   

1“我不禁提心吊胆,而那艄公却很沉着。他专心致志地撑着篙,小心地注视着水势,大胆地破浪前行。”   

抓住关键的词语,用心去读,想想,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艄公?(勇敢、机智、细心……)   

A、方案一:学生找到“沉着”。   

具体表现在哪里?(专心致志、小心、大胆)   

B、方案二:学生找到“专心致志”,仅靠专心致志行吗?(还要小心、大胆)这就是“沉着”。   

C、方案三:学生找到“大胆”,仅靠大胆行吗?(还要小心、专心致志)。这就是“沉着”。   

2“他站在那小小的筏子上,面对着险恶的风浪,身系着乘客的安全,手里只有那么一根不粗不细的竹篙。”   

同学们,艄公面对的是什么?——险恶的风浪。   

身负的是什么?——乘客的安全。   

而他站在羊皮筏子上凭的是什么来渡黄河?——只有那么一根不粗不细的竹篙。   

由此,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艄公?(技术高、镇静、机敏……)   

3、透过关键的词句,我们全面地认识了艄公,让我们再读读这些句子,把艄公的形象留在心里。齐读。   

4、学到这儿,你们能告诉我,为什么说艄公是黄河的主人?   

5、师引:是的,他——勇敢、机智、镇静、机敏,战胜了——成为——   

再出示: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学完了课文,让我们再来读这句话,相信现在你能更深刻地理解为什么艄公就是黄河的主人。齐读。   

6、同学们,黄河的主人是——,艄公是——  

五、小结  

3、艄公来了,面对滚滚的黄河,艄公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面对这位艄公,你想对他说什么?   

4、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她孕育了中华儿女,更锻炼了中华儿女坚韧不拔的意志,艄公只是千万个中华儿女的一个缩影,就让我们将艄公的精神装在心中,带出课堂,带入我们的学习生活!   

   

   

 勇敢和智慧  

板书:        23、 黄河的主人 ——— 艄公      

??镇静和机敏  

   

       

   

<!--EndFragment--><!--EndFragment-->
附件
    点击数: 【字体: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