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常州市武进区新安小学>>校园动态>>校园新闻>>以“习”定“教”,教学相长

以“习”定“教”,教学相长

录入者:王玲一 来源:原创 发布时间:2024-04-18
 

——新安小学开展横山桥集团联合教研活动

独行不如众行,智慧在于碰撞。为践行新课标的教育教学理念,促进“经·开”课堂改革,有效落实“新课程标准”,推动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水平, 2024418日下午,横小教育集团在新安小学展开了基于核心素养的以“习”定“教”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一核三程”的范式研究。 

首先,新安小学的柏洋老师执教六(3)班《古诗词诵读》。柏老师的课结构清晰,每一个环节起承转合不落痕迹,让学生不知不觉到了下一个教学环节。古诗贵在读,柏老师采用了多种方式读,在读中让学生有所悟。最后,她紧扣单元语文要素,通过创设情境和补充资料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涵,在随堂练笔中感悟诗人内心的情感,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芙蓉小学高添怡老师执教六(1)班《马诗》,课堂立足于学生核心素养,从看图猜诗导入、激发兴趣;初读古诗、读准字音;品读诗句、感悟诗情;回扣开头、升华诗情四个环节开展教学,孩子们通过朗读,品味,感受“沙如雪”、“月似钩“的描写之精妙。结合诗中“何当”一词,感悟诗人在诗中寄托的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和怀才不遇的愤懑情感。老师教学设计环环相扣,层层推进。

随后,老师们在梦想中心进行了研讨。两位执教老师向大家分享了本节课的教学思路,然后新安小学周文君副校长对本次联合教研活动进行了点评,她对本次活动的两堂课都给予了积极的评价,她指出,一堂好课的关键不仅在于老师教了什么内容,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方法与过程,所谓“因材施教”,就是突出学生个性化表达,将教学落在最近发展区内。教学要关注学生,使学生的学习真实、有效的发生。课堂并非追求行云流水,教师更要有把握学情的能力,达到以“习”定“教”的目的。

前路漫漫亦灿灿,笃行步步亦驱驱。此次教研活动给老师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和学习交流的机会,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当然,语文教学好比是无涯之海,而行者无疆,唯有不断沉淀自我,同心齐研,向学而教,方能致远。

(撰稿人:李烨,摄影:沈科,审核:周文君)

1.jpg

2.jpg

微信图片_20240606132740.jpg

附件
    点击数: 【字体: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