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小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大家访实施方案
家校零距离 携手护成长
——新安小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大家访实施方案
为切实加强学校和家庭、教师和家长的联系,发挥家校育人的合力作用,进一步增强“双减”政策背景下家访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根据市、区文件要求,决定开展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教师“大家访”活动。
一、活动目的
通过常态化“大家访”活动,了解每一位学生情况,征求每一位家长所需,为学校今后工作全面推进准备好第一手资料。强化教师责任心,提高教师服务意识,增强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实现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二、活动主题:家校携手 共促成长
三、家访对象和参与人员
对象:全体学生,重点是贫困生、单亲生、留守子女、学困生、身体或心理异常学生、问题生等。
参与活动人员:全体教师(以班主任为主体,全体教师参与、覆盖全体在校学生、走进全部学生家庭。)
四、家访形式:入户家访、电话家访、微信、QQ沟通、视频家访
五、家访时间:2023年9月1日—2024年1月10日
六、家访内容
1.宣传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双减”、“五项管理”等做法,征求家长对学校工作、教育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2.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思想、学习、交往情况和综合表现等,了解学生在家的思想状况、学习习惯,针对学生家庭成长环境进行因材施教。
3.引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教育孩子主动承担家务劳动,科学合理使用电子产品,与家长共商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措施。
4.加强心理健康辅导,对心理存在问题的学生要通过家访,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通过与学生和家长零距离地接触沟通,消除心理障碍,增强家长对教师的信任感。
5. 进行安全知识宣传。积极宣传学校安全教育,特别是道路交通安全教育,争取家长对学校安全教育的积极配合,有效保障学生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
七、家访流程
1.制定实施方案,召开全体教师会议,周密部署,提出工作要求,落实责任。
2.班主任对全班学生进行摸排,尤其是一些特殊学生,应做到必访:
①特殊家庭(特困、孤儿、单亲、再婚、现役军人、家长对孩子读书漠不关心或丧失信心等);
②人际适应困难的学生家庭(人际关系协调差、心理情绪不稳定、言行异常、性格特殊等);
③在学习等方面存在障碍的学生家庭(学困生、偏科生、痴迷网络、进入游戏厅等场所);
④在社会有一定影响的学生家庭(单位负责人、社区领导、企业家等)。
3. 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根据摸排,确定家访对象,制定家访计划,确定家访时间、内容和形式。
4. 全体教师采取入户、电话、微信、QQ等形式进行家访,教师要对每个家访对象做好记录,并做好访后分析。(每月至少入户1位学生家庭,每月25号前将家访记录表发给级部主任)
5.家访结束后,教师要把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向学校反馈,同时,教师要跟踪了解学生在家访后各方面的变化、反应,并及时给以相应教育。
6.学期末,每位老师上交一篇高质量家访活动案例。
八、家访要求
严格遵守《常州市教育系统教师“大家访”活动“五要五不能”守则》:要充分分析家访学生在校情况,精心准备家访内容;要严格遵守约定时间,按时家访;要仪表大方,态度诚恳,认真听取家长意见和建议;要多表扬学生的长处、优点,多传达科学的育儿理念、方法,共同寻找促进学生更好成长的方法;要多观察学生的生活环境、家庭状况,认真记录家访情况,跟进帮扶和指导;不能开展告状式家访,反馈学生在校表现,只陈述客观事实,不带着情绪做道德判断;不能只讲问题,不讲方法;不能对家长的诉求置之不理;不能接受家长宴请和礼物等;不能将学生个人家访情况对外公布。在大家访中开展“家教窍门进万家”活动,力求达到“四进家庭”,即教育政策进家庭,学生激励措施进家庭,家庭教育指导进家庭,心理生理健康辅导进家庭。
九、注意事项
1.家访前,教师要精心准备,设计好家访内容,确定家访的目的,明确要解决的问题,事先要与家长取得联系,告知家长家访时间,主动取得支持。
2.家访中,教师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为人师表,明礼诚信,言出必行,取得学生和家长的信任。
3.家访结束后,教师要认真撰写家访活动记录表,认真分析家庭教育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总结家访活动对于促进提高学校教育水平、强化家校合作共同育人和有效落实因材施教等方面的作用和成效。
4.教师应正确处理登门家访与电子家访的关系。在建立和实施入户家访、与家长见面沟通的基础上,应根据学生家庭实际,充分利用电话、短信、微信、信函等形式与家长保持联系。
5.家访时要留有过程性资料(各类照片、表格等),级部主任收齐后,上传至校园网—学校工会—师德建设栏目。
新安小学学生中心
2023.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