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简介
迷彩文化 伴我成长
——武进区新安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简介
新安小学地处戚月线南,鸡笼山北,常州国防园东,在武进的东北角,比较偏远。因为与常州国防园——一座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军事训练基地为邻,所以,学校以此为契机,从“迷彩世界有你有我”项目开始,把国防园作为德育活动基地,不断地设计与组织学生进行国防体验教育,在走进军旅的基础上,走进迷彩,也就是走进军人的精神世界。将爱、责任、荣誉、纪律、奉献这些军人的精神引入校园积淀为迷彩文化,成为引领新小学生快乐生活、健康成长的旗帜。
我们的学生,都是在和平舒适的环境中长大,没有经历过水深火热的苦难岁月,没有经历过炮火连天的战争年代,没有经历过艰苦奋斗的创业时光,虽说很多学生跟随父母远离故土,但在家里毕竟是爸爸妈妈掌上的明珠,爷爷奶奶心中的小太阳,有的甚至娇生惯养,因而自私自利,怕苦怕累,意志薄弱,自理能力差,抗挫折心理差,组织纪律性不强,团队精神缺乏,和同时代的孩子一样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学校多渠道、多角度的迷彩文化建设,特别是让迷彩文化进入班级,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抓手,在有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形成学生责任、奉献、纪律、团队意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过程中,谱写了学校独特的德育新篇章。
一、打造“迷彩”环境文化
国防教育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对于一名小学生来说,他们更相信看得见、听得到的东西。为此,学校德育处对班级环境文化作了整体的规划,号召各班以英雄人物来命名,建设阵地文化,让迷彩精神成为班级文化的基石。
1、班级展示牌
班级展示牌包括各中队名称、班级口号、班主任寄语、集体合影。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他们年龄小,模仿能力强,榜样的影响力更大。因此,低年级各班分别以英雄人物命名自己的班级,如刘胡兰中队、雷锋中队、周恩来中队、杨利伟中队等,号召孩子们向英雄学习,做英雄的接班人。其次,围绕中队名称设计班级口号,如雷锋中队的口号是:传递温情、播撒友谊、散发活力;杨利伟中队的口号是:勤奋努力,勇于探索;周恩来中队的口号是:执着追求,永不言弃。简短但又意义深远的口号,读起来朗朗上口。作为班级的管理者,班主任也向孩子们传达了美好的祝愿,如雷锋中队的班主任寄语:“愿我们40只美丽的小蜜蜂不断采花,提升自我,欣赏他人,包容他人,体会‘给,永远比拿快乐’的真谛。”让雷锋精神在今天得以很好的诠释。
2、班级文化墙
班级文化墙的设置主要是围绕特色中队的命名,以“有榜样、有追寻、有行动,有进步”为四大主题板块,每班定制“英雄故事”“英雄精神”迷彩系列展板,通过图片、文字等形式详细介绍英雄的故事、英雄的精神,向学生呈现更多有关英雄的史料,为孩子们展现一个个有血有肉、真实的英雄形象,而“成长在线”“炫我风采”则展示学生在学习与活动中的丰厚成果。整个学校班级墙体文化美观统一、主题鲜明、内容充实、意义深刻。
3、班级图书角
各班都专门定做了图书柜,每周一,管理员从学校图书馆借来各种少儿读物,有关于英雄、名人、伟人的故事书,有关于培养孩子良好习惯、塑造坚毅性格之类的绘本书,供学生阅览,扩大视野,陶冶性情。课余时间,学生随时走进书香世界,感受迷彩精神,开启智慧人生。
现在,我们新安小学的每个班级都会力求营造一种迷彩文化氛围,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加深对英雄的认识,时时受到英雄精神的熏陶,学解放军,当解放军。
二、构建“迷彩”精神文化
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主要通过班级口号、班级公约、班花、班风、班训等来呈现。它影响、制约、规范着每个学生的行为,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我们学校倡导班主任和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共同讨论,制定适合本班学生实际的班级公约、班花、班风和班训。如竹筠中队将梅花选定为班花,班训确定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体现了全体学生不怕困难,积极进取、团结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周恩来中队选择向日葵作为班花,表达了孩子们虽然来自全国各地,有山区的、有农村的,但是大家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要微笑着迎接每一天新挑战的心愿。
除了班风、班训、班级公约等班级精神文化的外显形式,我们还注重分年级段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低年级主要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让孩子们爱上自己的班集体。“两人三足”、“与球同行”、“特殊的椅子”等不定期开展的集体游戏,不仅促进了同学之间的相互信任,也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班级是我家”的种子。中高年级主要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从班级小岗位的创设,到值日干部的轮流制,到班队活动的设计与安排,到参加学校各项竞赛活动的报名与组织,每个孩子都在为集体的蒸蒸日上而付出努力,贡献自己的力量。集体就像熔炉一样,它感染着在其中的每一个人,浸润着每一个孩子的心灵。迷彩文化的种子也在发芽、开花。
三、细化“迷彩”活动文化
活动文化是班级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班级的管理主要通过开展各项活动得以体现,开展班级活动也是凝聚学生合力的有效方式。
走进迷彩,就要走进军人的精神世界。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坚持和创新着富有童趣的国防体验教育:各个班级将活动目标细化成“知”、“情”、“意”、“行”四大板块,多学科多角度地开展体验活动,更好地让学生认识“迷彩世界”、了解军人、锻炼自我、成就优秀。
“知”:了解迷彩的含义,掌握基本的军事知识。首先,挖掘小学学科教科书中与国防教育相关的内容。如音乐教材中的《红旗红旗我爱你》《彩色中国》;思品教材中的《祖国真美丽》;美术《我为解放军叔叔画张像》;语文学科中此类的课文更多,约占语文课文的20%:如《升国旗》《吃水不忘挖井人》《木兰从军》……这些课文文质优美,而且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全体教师动员,用好这些对学生渗透国防教育的优质资源。其次,上好国防教育校本课程《迷彩世界有你有我》,通过学习了解祖国的全称,占地面积和首都北京,了解军队主要创始人,建军节的来历,著名战斗英模的事迹和爱国小英雄的故事;认识我们的国旗、国徽,会唱国歌,认识我军的军旗、军徽,并区分陆、海、空三军军旗的异同,明白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解放军是祖国的保卫者。
“情”:爱上迷彩,爱上国防。我们将每年的10月定为爱国主义教育月,每班都会组织孩子观看几部军事影片,从《王二小》到《小兵张嘎》到《英雄儿女》,鲜活的画面,动情的语言,扣人心弦的场面,让每一位孩子在深刻的情绪体验中认识迷彩,爱上迷彩。另外,每年9月的一年级新生“开笔礼”暨“入营点兵”仪式,我们邀请常州国防园的教官与学生互动,正衣冠、授班旗、敬军礼,通过古今合璧的方式,引导孩子感受学习乐趣、增进爱国情感,提高文明素养、争做富有理想、品格高尚、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快乐新人。
“意”:通过各种常规活动来学习解放军,学习他们身上所具备的优秀品质。首先从队列训练开始,立正、稍息、起步走、向左向右转,每一个动作都会不厌其烦地练上几十遍,反反复复,直到整齐为止。在一遍又一遍地纠正过程中,有的孩子也会出现不耐烦的情绪,老师马上提到军人“形如风、站如松、坐如钟”的军姿,鼓舞他们精神抖擞地投入训练。其次,学习学军人的优良作风,各班都会进行书包、桌肚要整洁,餐桌饭盆要“光盘”,交通出行要低碳等“三要十好”常规养成训练。
“行”:通过开展有趣的军事体育游戏和参加国防园的拓展训练、军事训练,培养学生成为一名真正的“国防兵”。每年10月,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三到六年级的学生都会去参观常州国防园的高炮库、弹药库,在防弹玻璃围成的射击室里观看射击比赛,聆听教官对高射炮及枪械知识的介绍,并在教官的指导下,亲手扛一扛、瞄一瞄、打一打枪械。在部队营房里参观整洁无比的军人宿舍,在训练场上看看解放军整齐划一的正步走,听听吼声如雷的口号,真实地体验一下做一名军人的酸甜苦辣。同时开展军事拓展游戏,“盲人过桥”“相信同伴”“携手并进”,这些培养同学之间的互相信任互相合作的游戏,让学生感受到信任、合作、团结的无限乐趣。活动过后,各班再组织开展“扬迷彩精神 颂英雄先锋”系列活动:“英雄故事会”、“爱军诗歌朗诵会”、“我爱绿迷彩”等竞赛评比,在浓郁的爱国情感氛围里,“爱军”的思想慢慢地扎根在孩子们的心里,许多同学都已把成为一名现代化的军人当作自己的理想。
通过国防体验教育活动的开展,学生掌握和了解了基本的国防军事知识,认识迷彩的真正含义,内化了军人身上优秀的意志品质,综合素质和能力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一路走来,我们坚持用迷彩精神来引领班级的日常管理,开展特色活动,从“爱军人”到“扬军魂”,深入挖掘“迷彩英雄”与好少年的纽带和互通之处,改革评价机制,让“迷彩”文化成为新安小学的班级文化之魂。
迷彩文化,伴随新小学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