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常州市武进区新安小学>>专题网站>>构建快乐课堂的行动研究>>实践探索>>《螳螂捕蝉》教学反思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

录入者:丁娟萍 来源: 发布时间:2015-06-17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  

新安小学    丁娟萍  

这篇课文内容并不复杂,成语的理解学生通过预习就能掌握。螳螂捕蝉和吴国攻打楚国的相似之处,学生也轻而易举地理解了。所以课堂上先让学生讨论你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少年,学生对于少年的足智多谋印象深刻,但对于其它品质就不能深入理解了,于是我问学生少年就一定会劝说成功吗?如果不成功,让吴王看出了他的用心后结果会怎样?” “少年只是一个侍奉吴王的下人,他这么做,到底是为了什么?少年的勇敢、爱国学生也就能理解了,少年的形象也就越来越立体饱满了。之后我又引导学生感受少年的计谋巧妙,学生从文本内容的理解出发,都说到了少年以讲故事地方式劝说吴王,很巧妙。文中还有哪些细节也能看出少年计谋的巧妙呢学生必须细读文本才能找到。对话的地点在花园,时间在早晨,手中的弹弓和身上的露水,无不看出少年的用心良苦和精心谋划,学生对于文本的感受又深了一层。  

 

                                                                                                  20153  

附件
    点击数: 【字体: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